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3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93篇
管理学   2432篇
劳动科学   113篇
民族学   482篇
人才学   576篇
人口学   105篇
丛书文集   5247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327篇
综合类   10478篇
社会学   2976篇
统计学   513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828篇
  2013年   1396篇
  2012年   1718篇
  2011年   1984篇
  2010年   2109篇
  2009年   1836篇
  2008年   2325篇
  2007年   1735篇
  2006年   1137篇
  2005年   1073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推进上海航运业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近期与远期关系.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平台,加快航运制度与功能创新,近期重点在自贸试验区内,远期重点在区外,发挥自贸试验区对航运业的引领作用.二是区内与境外关系.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实现与境外航运业在监管制度、税收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接轨;三是区内与区外的关系.形成在区外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22.
审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或美学思潮,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体,这就决定了它的精神价值的悖论性。审美主义精神价值的核心是存在之思和精神救赎,围绕这两点构建了审美主义审美主体性的张扬以及重视感性审美与个体审美的自由和价值的所有要点。然而,技术理性、政治理性、消费主义以及审美与功利、泛审美化、精英审美与人民性缺失作为审美主义的时代因素,却与审美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23.
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未完成性。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在肯定人的属性前提之下,去探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而追问怎样培养人。基于学生人之属性的思考视角,探索学生选择权利的落实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唤醒学生的选择意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从而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4.
己巳之变中,明朝社会内流传着大量有关蓟辽督师袁崇焕的谣言,这些谣言或云袁崇焕通敌陷害满桂,或云袁崇焕勾结后金妄图议和而不与后金作战,动摇了明朝的军心民心,造成了上到崇祯皇帝下到普通百姓对袁崇焕的种种猜疑,最终导致了袁崇焕被处死的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25.
26.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相似文献   
27.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独特,因此近些年有很多人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就针对《仲夏夜之梦》中的童话色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