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教师职前教育方案中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专业化对教师职前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面对学制短与教师专业标准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分流、教育成本增加与生源质量下降及增加选修课与教育资源不足等方面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03.
《呼兰河传》描写了三个女子的生命悲剧。萧红把鲁迅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化视野融进了她对妇女命运的关注,使作品充满了独特的悲剧魅力。萧红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灵历程,又使家园情结在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理性批判和情感眷恋的两难选择,使得作品在悲剧的氛围中时时荡漾着情绪的波动,因而赢得了人们愈久愈浓的追念。  相似文献   
104.
个体化是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核心主题之一,它描述的是有关制度以及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结构性的、社会学的转变,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转型下日本女性的生活处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个体化社会里,日本女性一方面摆脱家庭和性别角色的束缚,获得为自己规划人生的自由;另一方面她们又失去家庭和性别分工带来的稳定性和安全感,面临着贫困、孤立等风险。当日本女性逐渐脱离家庭和性别角色时,日本的政策和观念反而固守甚至强化家庭主义和性别分工,导致女性在自由与风险之中难以抉择。  相似文献   
105.
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建立了电信规制的最优规划模型,探讨了完全信息下和不对称信息下两难冲突的有效解问题,得出了低效率运营商的产量扭曲不影响帕累托效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目标函数、配置效率函数、信息租金函数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解决电信规制中两难冲突需改善电信规制两难冲突的策略,采取具体措施尽可能地利用运营商的私有信息,实现其自我选择;同时,需制定电信规制机制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研究电信规制两难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女性天地》2007,(8):43-43
我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因为长得不好看从小就被人歧视,又因为外表的原因直到30岁才嫁了个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差的人。结婚两年后,丈夫因为企业重组下了岗,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我的肩上。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丈夫变得暴躁不安,常常拿我撒气。一段时间以来,我忍辱负重,默默地为这个家做牛做马。  相似文献   
107.
小说《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以往论者均认为其充满牧歌情调。本文通过对《边城》创作的具体时代背景、作家主体心态以及文本自身等方面的审视与把握,认为小说体现的并非牧歌情调,而是“反牧歌”情调,即一种浓得无法消解的悒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8.
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上 ,知识分子早年激进而晚年回归传统的“精神还乡”现象屡屡出现。一方面 ,还乡者在晚年所要皈依的只是传统的“理想性文化”,而对现代化的“实用性文化”却并不回绝 ,这就决定了另一方面 ,在理智上图存的坚定信念使还乡者接受了文化时代性 ,但在情感上 ,他们却更为认同文化的民族性 ,亦即作为精神家园的民族文化理想。实质上 ,这种两难心态正是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矛盾在知识分子内心中的投影 ,文化“精神还乡”的实质亦不离于此  相似文献   
109.
范爱军  韩青 《东岳论丛》2007,28(4):58-63
我国已经进入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发展阶段,顺差产生的根源在于高储蓄与加工贸易,并且顺差已经成为外汇储备的最重要来源。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顺差从各个方面显著地干扰了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试图抑制顺差的经济政策却又难以带来好的效果。因此,对待顺差应采取"疏导"而非"打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0.
在死刑问题上,各执一端的死刑保留论和死刑废除论都有不少道理.但经仔细辨析反思,发现双方并不是一对一错的关系,而是均有可成立的理由.这些理由相互冲突,形成了两个令我们左右为难的选择.从死刑保留论和死刑废除论都能认可的价值命题出发对两难选择进行推理评判,最终结论是:死刑需要保留,但只能用于惩罚和威慑故意致人死命的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