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8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6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488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0月17日刊文说,中共这几日在北京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样的布局无疑显示了中共领导层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92.
今年91岁高龄的李世农同志,是中共安徽省委老书记。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李世农在1950年担任中共皖北区委员会副书记时,曾被评为区党委直属机关模范共产党员。可是,这位模范党员却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和十年“文革”运动中两次被罢官和批斗。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1月才得到真正彻底平反。  相似文献   
93.
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宜理 《中国学术》2001,3(4):97-121
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发生得如此之快而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中共和他的敌人都始料未及的。无疑,这次令世人震惊的胜利也在革命运动的研究者当中激发了数目惊人的各种分析和争论。大多数的解释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意识形态的层面,认为正是民族主义和土改的实行,或者二者某种程度的结合可以说明共产党人战胜国民党对手从而获得这个令人难忘的胜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李泓冰 《源流》2011,(15):23-24
7月1日,全球媒体都注意倾听正在庆贺中共90岁华诞的中共领导人胡锦涛的声音。这声音出乎很多海外媒体意料,不少敏感的记者迅速发出报道,"中国没有沾沾自喜"。正如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马埃斯特罗发现,胡锦涛讲话"始终对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持着高度清醒和  相似文献   
95.
《新世纪领导者》2009,(8):51-52
“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1973年12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不寻常的事件,中共“十大”召开4个月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这件事情不但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各种猜测。  相似文献   
96.
邵安 《源流》2012,(15):21
近日,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以受贿罪判处韶关市环境保护局原局长陈世平有期徒刑12年的判决。法院经审理查明:1993年至2009年,被告人陈世平先后担任仁化县副县长,中共翁源县委副书记、翁源县副县长、代县长、县长,中共翁源县委书记,韶关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97.
红包一刀切     
  相似文献   
98.
99.
以1936年下半年以来国共两党接触的相关文献和档案为基础,从更宽的视野中去追寻形成西安事变最终解决条件的若干历史细节,并由此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事变解决的具体条件在事变发生之前即已被双方提及;其二,突发的西安事变使蒋氏在坚持改编红军的强硬前提下放弃了极端强硬的一些条件,而回到了事变前曾经提出过的一些框架之中;其三,中共在西安事变初期态度强硬,但最终却让步,这与蒋氏的强硬不无关系,蒋在事变中并非完全处于被动.  相似文献   
100.
从主张民族自决转变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共不断探索并成功构建了符合国情的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适当模式。1940年代以前,接受列宁思想和共产国际决定,以民族自决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方案。抗日战争期间,淡化民族自决观念,树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共同纲领》独创性地规定在全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980年代,第四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先后颁行,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得以加强,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创立并实施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条件。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