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02篇
  免费   2602篇
  国内免费   499篇
管理学   18120篇
劳动科学   1197篇
民族学   2759篇
人才学   3606篇
人口学   1017篇
丛书文集   28921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6600篇
综合类   48715篇
社会学   11869篇
统计学   4595篇
  2024年   538篇
  2023年   2053篇
  2022年   970篇
  2021年   1582篇
  2020年   1724篇
  2019年   1741篇
  2018年   819篇
  2017年   1276篇
  2016年   1951篇
  2015年   3001篇
  2014年   7653篇
  2013年   6467篇
  2012年   7962篇
  2011年   9209篇
  2010年   8615篇
  2009年   8450篇
  2008年   10432篇
  2007年   7004篇
  2006年   6576篇
  2005年   6857篇
  2004年   6339篇
  2003年   5963篇
  2002年   5699篇
  2001年   5315篇
  2000年   3973篇
  1999年   1364篇
  1998年   932篇
  1997年   693篇
  1996年   579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肖群忠 《船山学刊》2015,(3):109-112
<正>《伦理与传统伦理论集》是本人2007至2014这八年来公开发表相关主题论文的一个选集,能由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人深感欣慰。在此之前,本人曾有两个论文集,即《道德与人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伦理与传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一本选集了我自1982年至2002年这二十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后一本则选集了我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职以来四年间(2002—2006)发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后期,因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而使中国历史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从此马克思主义与启蒙便产生了复杂的关系。文章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围绕中国启蒙思想的递嬗轨迹和特殊内涵,深入分析启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影响的特殊过程,揭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启蒙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关系,重新审视启蒙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凸显启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可实现“双赢”。“邻避冲突”的内涵与特征“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一词起源于西方,是美国学者O’Hare在1977年最先提出的。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害怕核电站、垃圾处理站等产生的环境风险,反对设置这类公共设施,称之为“邻避设施”(李永展《邻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与计划》,1997年第1期)。而因这类设施引发的抗争就演变为“邻避冲突”、“邻避  相似文献   
16.
"新结构主义"是在学理层面进一步阐明"中国式发展"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一种新尝试。与欧美学者所奉行的"新制度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基于"中国式发展"而提出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基于本国国情独立探索出的本土概念和解释框架。"新结构主义"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呈现的"伞式"和"蜂窝式"并存的二元结构,提出"中国式发展"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一条腿走由政府主导的"伞式"发展路子,另一条腿走由民间自发开拓的"蜂窝式"发展路子。实践证明,通过"伞式"和"蜂窝式"的二重奏方式,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为主旋律,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功奏响了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20,(1):15-21
针对苏俄马克思主义基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误读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缺陷,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什界划出三种类型的意识形态概念:论战的—揭露的意识形态、系统的—解释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的意识形态;从起源论和功能论的角度区分了两种意识形态解读模式,揭示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意识形态观的隐性转变,阐明了李嘉图和黑格尔理论中包含的"致力于解放的"意识形态概念,回答了艺术缘何具有"永久魅力"的问题。马尔库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区划保留了意识形态概念传统理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又避免了苏俄马克思主义明显存在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还原论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8.
春秋穀梁学在汉代曾一度兴盛,后来渐以沉寂,迨至晚清时期,在新的学术格局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嘉道之际,伴随着今文经学兴起的风气,穀梁学出现了复兴迹象,以许桂林、侯康、柳兴恩等人为代表,对穀梁学义例进行整理归纳。道咸以降,穀梁学愈发受到关注,阐发义例者有陈澧、王闿运、江慎中等人,致力于注疏者有钟文烝、廖平等人。在此过程中,穀梁学表现出以往所未见的新特点,一方面是以廖平为代表的对穀梁学进行体系化建构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是以江慎中为代表的结合西学对穀梁学做出新阐发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吕廷君  喻中 《领导科学》2015,(10):20-21
<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模式和架构的顶层设计。有人认为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这显然是失之于偏颇的,有必要从法理上加以辨析。在法学理论看来,法治社会就是社会组织和公民权利的法治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治理的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适应全球经济重构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要求的重大举措。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基本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改革开放效应开始显现;上海自贸试验区重点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制度探索,并已形成若干成果,“可复制、可推广”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与此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不断显现,亟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