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写意的综合艺术,其在有限舞台空间中挥洒出无限自由的广阔空间,其戏曲空间可归纳为回环流转性、时空跳跃性、象征写意性、意象虚拟性四种特质,这些美学特质使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形式优美、意境高远、表现力丰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闻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离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为例,分析了其中的中国戏曲元素以及间离效果的形成.并指出:布莱希特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戏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体系.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戏曲中普遍使用的“啰哩(口连)”的来源、使用场合及其与戏曲传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啰哩(口连)”是梵曲,最迟晋时已传入中原;它一般在祭戏神时、婚恋场合、乞讨时、烘托气氛时演唱;元代的“啰哩(口连)”——吉普赛人,其波斯发音Luri,有乞讨和婚恋的意思;宋元时的路歧人在诣多方面与啰哩人相似,路歧应是Luri的另一种译法;路歧人、啰哩人在我国戏曲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中,戏迷、票友是有别于西方戏剧的独特现象。在旧中国,戏迷与票友都很懂戏。戏迷对戏曲演出的直接评论,票友的下海促进了中国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前辈创造的戏曲艺术,在努力培养戏曲演员的同时,还要培养一批懂戏的观众。  相似文献   
25.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与其他文艺集成志书共同建构了"中国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作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巨著,其在历史中的贡献和作用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集成中也存在着有待后人深入挖掘、继续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的分析,试图寻找出卷本中提到却没有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戏曲音乐研究的方向与角度提供一个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中国古典戏曲的浪漫喜剧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悲剧多为浪漫喜剧,而作为浪漫喜剧的中国古典戏曲多重视伦理正义的伸张,在表现情节过程之中以抒情为主,结局的团圆形式之中体现出幻想性、想象性,同时也不失滑稽幽默。这些美学品性使中国古典喜剧多为浪漫喜剧。  相似文献   
27.
《华人时刊》2012,(Z1):41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本地资深京剧演员林美莲获颁国家艺术理事会艺术学士奖学金,将以52岁"高龄"出国进修——接受正规的戏曲导演训练,回国后她将进一步推广京剧艺术。举止优雅的林美莲在当地传统戏曲界可说是无人不晓。她是著名业余京剧团天韵京剧社的创办人之一,除了表演,她还到中学教京剧。今年9月,林美莲将赴中国戏  相似文献   
28.
正若没听过杨宝忠西洋演奏技法的《夜深沉》,当真是人生憾事,但不妨听听赵旭与西洋乐器合奏的版本。当《夜深沉》曲牌奏响,大气磅礴中充满柔美与激情的旋律,烘托着敲金击玉般的铮铮鼓声……赵旭师从吴炳璋、黄金璐、何顺信、黄宝炎、张素英、燕守平等著名京胡琴师。  相似文献   
29.
笑尘 《老年人》2008,(5):46-46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唱国歌,便会想起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那个悲壮的时代,同时也会想起歌词的作者田汉,想到他在中国戏曲、音乐和电影领域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已经永载史册,几乎家喻户晓。但知悉和欣赏围汉诗词才华的读者则可能不会太多,  相似文献   
30.
艺术是国际语言,20世纪50年代,戏曲艺术的对外交流在沟通中国与出访国人民之间的心灵、加深双方之间的感情和理解、巩固和发展国家关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