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25篇
丛书文集   528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730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研究中外关系史的过程中,向达十分重视资料的作用.他不仅搜辑、整理了流亡国外的大量史料,而且主持整理出版<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和中非交通史料,校注有<西洋番国志>、<两种海道针经>和<郑和航海图>三部著作,为我国中外关系史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992.
中西传统家庭伦理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中国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本位,西方家庭伦理强调个人本位;中国家庭伦理表现为宗法人伦关系,西方家庭伦理表现为契约人伦关系;中国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西方家庭伦理以夫妻关系为主轴.  相似文献   
993.
云讯 《云梦学刊》2008,(5):160-160
邓晓芒、易中天的《黄与蓝的交响——中西关学比较论》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共计365千字。该书原书名为《走出关学的迷惘——中西关学思想的嬗变和关学方法论的革命》,于1989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更名为现书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实际是第三版了。该书此次第三版主要作了如下方面的修改:一是注释。随着学术规范建设的日益完备,著者按严格的学术规范要求对注释进行了修订,补全了以前略去的出版社和出版年月。二是内容。  相似文献   
994.
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相似文献   
995.
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通共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显示出其发展的局限性。从而 ,人们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精致结合。为使现代科学技术得到长足、理性的发展 ,应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通与共建  相似文献   
996.
陈军  陈金刚 《江汉论坛》2008,1(4):115-118
饮食化批评在中西文论中广泛使用.从譬喻广度、譬喻角度、譬喻深度三方面对中西饮食譬喻的异同进行比较,可以体现和印证中西在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文学艺术和饮食作为全人类共有的两种文化活动和行为,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以及精神反思中,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打上人的类属性的烙印;另一方面,囿于地理、气候、人种、社会等众多方面的原因,文学艺术和饮食的发展又会出现不相一致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97.
在<新事论>中,冯友兰从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文化问题,认为未来的中国文化将是现代化与民族性的相结合.在他看来,现代化并不是西化或欧化;现代化也不只是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类型转变,同时还要保留中国文化的民族性.这种思想超出了全盘西化论、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局限,为后人思考中西文化关系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998.
一百年来的中西比较诗学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以王国维、鲁迅、吴宓、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王元化、刘小枫、曹顺庆等一大批学者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它具有“两头厚重、中间薄弱”、“从自发到自觉,由实践到理论”、“从中西二元比较到中外多元比较”以及“充满思辨色彩”等几个基本特征;第二,以刘若愚、叶维廉、黄维樑等为代表的海外华人与港台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一定程度地弥补了大陆研究的空白时间段;第三,以厄尔.迈纳、米列娜、宇文所安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突破西方中心论和促进中西诗学的互补与交流方面贡献很大。  相似文献   
999.
徐复观是 2 0世纪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其学术生涯中对中西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中西文化在渊源、文化取向、内容方面都有所不同 ,并且各有成就和弊端。他主张中西文化应该扬长避短 ,互相学习 ,反对文化上的大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相似文献   
1000.
谢天振 《学术界》2002,(3):140-144
本文就《中国译论研究和译学建设真的比西方严重落后吗 ?》一文提出商榷 ,指出不能不顾事实的吹捧一个学者的著作 ,把中外译界统统贬斥为“混乱和盲目”等等 ,应从实际出发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国内外译学界的有关进展 ,抓紧时间研究 ,建设发展我们自己的译学理论的译学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