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58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84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对"修辞"之"辞"的本义,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证之以《周易》原文,《说文解字段注》及其它典籍,《说文》中之"辞"应为"说也";《易·乾·文言》中"修辞"之"辞"应是"文辞"、"言说"之义.  相似文献   
32.
<助语辞>以"俗语"为释是它的一大训诂特色,而且其解释大都准确."俗语"当指现代"土话".其意义和价值表现在第一,在虚词研究史上首开以口语解释文言之先河;第二,所保存的"俗语"资料具有语言研究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3.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4.
综论仿拟辞格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20世纪中仿拟辞格由‘‘称说各异”到确认定名的过程,论述了修辞学界有关仿拟辞格与相近辞格及非辞格之间辨析的种种情况,并提出了关于辞格界定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35.
汉人"辞"赋"之称,与"乐府"有直接的关系.乐府采楚地民间歌谣及文人作品,在朝廷配乐歌唱,作为制音协律的底本,故称"楚辞";同时它又可诵读,其诵读形式便被称为"赋".于是在今人看来,"辞"与"赋"在这里似乎被混同了.  相似文献   
36.
《助语辞》和《虚字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虚字研究专著。《助语辞》首次将虚字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开创了虚字研究的先河。它阐述了虚字在句中或句间的各种语义关系,从虚字与实字组合及搭配角度揭示了虚字构词功能及构句功能。《虚字说》则提出了实字虚字二分法,并首次对虚字作了语法上的定义。它以声气说阐述了虚字的表达功能,从实字虚字的词源关系角度对虚字的性质与作用作了理论概括,并通过对短语作不同的语法切分来阐述虚字的构句功能及其兼类现象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货币文字(口丄 )、(口丄 )、(口丨)的音读入手,通过对甲骨文辞例的检讨,并结合古器物形制,释得前揭三字与(丅口)、(口丄口)字均为钲的象形字;并进而考得(口丄口)所记录的国族名就是后世所谓的狄族;(口丄 )、(口丄 )、(口丨)、为"呈"的古字;释得(否殳)当隶作(钅刂殳),读为"政",训为控制;(丨口)为<说文>"抍"字或体;(乂口丨)字像人双手持一"钲"形农具芟草状,确为"芟"字异体,只是该字所从的(口丨乂)不能视作"殳"字.  相似文献   
38.
本文着重讨论英语夸张辞的修辞特征与汉译的技巧,提出英汉语中夸张的修辞手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不同语种的修辞特质应以不同的尺度来衡量。  相似文献   
39.
刘正 《殷都学刊》2008,(3):20-23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一书中第1506片甲骨刻辞涉及到所谓的“家谱刻辞”,对其真伪的研究,在过去的百年甲骨学史上,一直是甲骨学界和殷商史研究中争议不决的热点问题。而且,明显地形成了观点截然对立的以于省吾先生和胡厚宣先生为代表的真伪两派学术阵营。本文在认真考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片甲骨为真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0.
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约翰·多恩是英国诗歌史上倍受争议的诗人之一.本文首先探讨了约翰·多恩的生平对其诗歌特点形成的影响,接着对约翰·多恩代表作即玄学诗的经典诗歌<别离辞·莫悲伤>中丰富的奇思妙喻和奇特的意象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欣赏其作为诗坛奇葩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