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乐记>一文,囊括古今言乐之道,现在多被看作是美学和音乐美学的经典,或者被看作是"先秦的社会学".关于<乐记>的作者,自古以来争论纷纷而无定论.从六经的含义及其流传入手,从学术背景上对<乐记>的作者问题进行深化,可知该问题的争论可能是一个难以有结果的结果,而以"治道"为中心要义对<乐记>思想进行挖掘和整合,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2.
乐记》之形成受《周易》深刻影响,对这一问题采用文献学方法进行论述、梳理,认为《乐记》或秉承其思想:礼乐法天地的天人感应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和变易的辩证思想、简易思想、崇德思想;或用其词句、袭其段落。通过诠释这些沿袭方式,揭示了《乐记》把《周易》自然宇宙之学重构为社会人事之学,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儒家重视教化,即通过道德教育来感化人民,儒家将礼乐融入教化中,"礼"规范外在的言行举止,"乐"提高内心的道德修养。《礼记.乐记》是西汉中期以前古代儒家论"乐"的综合性论著,《乐记》认为"乐"发自人心同时具有感动人心的作用,它以内心情感为基础,使道德要求潜移默化成为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