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22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61.
董琼华  李化树 《现代交际》2023,(9):102-109+124
明代书院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代书院德育主要包括文本内容、书院规训等内容,采用学贵得之心、省察克治、事上磨炼、随分所及等道德修养方式,具有举业寓于德业、学随资质和社会风俗与礼仪相结合的特点。认真研究与继承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院精神所蕴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人才培养、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62.
桂岩书院是江西书院史上第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私家书院.它始建于唐代,历宋元至明,屡次在高安境内华林山南麓兴复,为家族及地方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开启了一方崇学重教的传统,在中国书院史的开篇之章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763.
无锡国专在开创、转制、抗日播迁和复员等不同时期,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教学则倡导敦品励学;磨炼第一等品行;学业应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由博退约,自成一家,尤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764.
作为万载移民客家的中心书院,东洲书院的建设具有起点高远、规模宏大、设施齐全三大特点.巨大的经费投入与全民乐输的形式,给捐纳户形成普遍的压力.灵活化解压力的方法彰显出客家捐纳不同与当地本籍捐纳这两大特点,即捐纳的广泛全民性而非世家望族把持下全民性与乐输压力的化解以家庭或家族为主体而非以宗族.万载移民客家通过书院建设培养人才,加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65.
北宋王朝自开国后八十年间,专重科举,不注意兴办教育。而由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不适世用。同时,国家又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胡瑗、孙复、石介“三先生”勇敢地提出兴办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整治国家,无疑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三先生”的教育活动为北宋统治阶级培养了一大批济世治国的人才。同时,他们对北宋学校教育及书院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某些成果成为北宋和北宋以后朝代官学及私学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66.
明清之际的学术出现了从"尊德性"到"道问学"的新的转向,其表现之一,即是明清之际的大儒们重建学统的努力.黄宗羲冲破时代的"囚缚",将他的批判深入到对制度变革的要求,并从科举"时艺"中走出来,返求之六经,并以"切于民生日用"为去取标准来重建儒学的品格.他认为"儒者之学"是"经纬天地"之学,主张"通今致用"、"学贵适用",反对科举之学、口耳之学,摒斥"锢人性命"的章句、时义、批尾之学.他主张道在六经,其复兴古代六艺之学及其多元人才观的表现之一,是他对"绝学"的提倡.他重视"学脉",从某种程度上重建书院讲学治世的精神,重视学校对世态人心的塑造作用,主张"学之盛衰,关乎师友",力倡"自得"精神与学术争鸣.黄宗羲的这些主张,体现了重视主体性重建的务实、平等的近代特色.  相似文献   
767.
私学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在历代社会中时盛时衰 ,几经发展和演变 ,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私学之所以几度复兴 ,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私学再度复兴可以使国家在教育上实行少投入经费 ,而多出人才 ,繁荣教育促进社会发展。这种经济而有实效的作法符合社会市场体制的要求 ,因此 ,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在我国再次呈现出一个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68.
769.
7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