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93篇
社会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采取积极参与和务实推进的政策,出于维护朝鲜半岛稳定与促进沿边开放的战略需要,近年来中朝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本文以黄金坪经济区开发开放为着眼点,探讨了中朝跨境经济合作进行的实践成果、存在问题和开发潜力,中朝边境地区的合作开发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应将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纳入到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之下,提升开放水平,提高开放效益,加强多国合作。  相似文献   
12.
正"长吉图关键在‘图’,而‘图’的关键在珲春。""在长吉图战略中,珲春是亮点,也是焦点,这个地方好比‘牛鼻子’,珲春活了,满盘皆赢。"珲春在东北振兴中举足轻重,珲春不仅是东北经济带暨东北经济圈的重要节点,珲春还是欧亚大陆桥的起点。推动东北振兴,珲春具备诸多优势。中俄朝边境的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村,距日本海约有15公里,常见海鸥但却难以出海。开边通海一直是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几代人的梦想。位于图们江下游的珲春,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触摸海浪的愿望尤为迫切。自长吉图  相似文献   
13.
赵冬梅 《领导文萃》2014,(14):59-60
正司马光所处的时代,矛盾重重,改革声浪高涨。如何化解矛盾,让本朝走出"朝代更替",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念兹在兹、不敢稍有遗忘的大关怀。1043~1044年,在宋仁宗大力推动下,范仲淹、富弼主导了一系列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最为"对症下药"的改革,它触动的是上层的利益。按通常说法,"庆历新政"以改革派被赶出朝廷而宣告失败。但细读历史,你会发现,结局  相似文献   
14.
正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它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土家人生产、生活和征战场面。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团圆联欢,土家族人都要跳摆手舞。在土家人聚居的村寨,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叫摆手堂。摆手舞历史悠久。清乾隆《永顺府志》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  相似文献   
15.
受近代东亚国际形势和外交秩序影响,光绪朝清廷开始对中朝传统宗藩关系进行改造。时人为增强这一关系提出了诸多建议,清廷也开始用近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去加以强化。此等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一关系,但终难逃失败命运。甲午战争,中国挫败,不仅导致这一关系彻底终结,而且导致日本开始奴役中国和朝鲜。历史显示:中国富强发达不会给朝鲜带来威胁,相反,中国软弱却不利于中国和朝鲜的安全与安定。  相似文献   
16.
李凌 《领导文萃》2014,(5):75-77
正乾隆性好文学,自谓"平生结集最于诗"。因为他本人就是行家里手,而又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怀着偏私狭窄的心理,多以疑虑猜测同时代的文人和作品,他的高文化素养和学术造诣,恰成为摧残文化学术的武器,制造了大量文字狱。据统计,乾隆时期文字狱130多起,超过了顺治、康熙和雍正时期的文字狱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本文重点讨论《澳门纪略·澳蕃篇》中的"禽之属""兽之属""虫之属"和"鳞介之属"几个部分。通过对其中若干外来动物的分析,指出该书在清中期"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占学界主流的风气下,编者注意选择运用西方来华耶稣会士撰写的汉文西书作为基本资料,以"外典"与"古典""今典"沟通和互动,致力于寻找中西知识谱系的相通之处。《澳门纪略》首次以传统方志著录动物的分类方法,建构了对西方动物的认识谱系,对于国人理解西方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澳门纪略·澳蕃篇》提供了在澳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若干外来动物知识大交会的历史叙述,印证了澳门作为一种多样化和多元性的复合意象。该书试图通过一种开放性的叙述,拉开一个跨国动物交流的大竞技场,以若干珍禽异兽的形象重新建构了澳门孕育的全球化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