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我国伦理型文化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范畴,这一概念经历了先秦孕育至汉代形成的过程,在汉代又有“下落以后而再向上升起以言天命”、“内收以后而再向外扩充以言天下国家”的过程,即“仁、义、礼、智、信”孕育时,由“天道”下落、内收到“人道”,后又经过董仲舒的神秘化、扬雄的道德化和《白虎通》的法典化,形成了以“天命”言天下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42.
这次黑龙江京旗文化五常高峰论坛,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全面拉开了京旗文化研究挖掘保护和开发的序幕,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京旗文化的性质和作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常市是黑龙江省的南部重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五常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资源丰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一个鱼米之乡。五常市北部拉林地区满族村屯构成一幅独特的民俗风景画。  相似文献   
43.
韩愈"性三品"理论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愈"性三品"理论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人性的内涵,并以五常的完备与缺失区分人性的存在状态。其理论实质是孟子的人性纯善,其价值取向是众生平等。  相似文献   
44.
正土地交易和流转促成的资源配置和土地收益,是中国传统经济长期领先于西方的重要原因。受革命史观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土地买卖和租佃造成地权分配不均,导致劳动力与土地的分离,继而形成经济低效率与社会动荡,这一成说使国内学者的理论探索受到很大局限。为此,一些学者如Buck、帕金斯、张五常、赵冈、彭慕兰、马若孟和黄宗智等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另有一些学者如曹幸穗、钞晓鸿、李金铮、张佩国、温锐、龙登高等从本土研究入手,在对旧有成说反思的基础上,对地权所承载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行深入考察。但上述研究多数集中于前近代社会和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乡村地权交易,在近现代经济史研究中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静博士所著《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以下简称《探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45.
以黑龙江五常大米为研究对象,从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入手,分析高价大米供应链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找出推高大米价格的成因,提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完善价格传导机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提高稻农议价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大力整顿订单农业,整顿流通环节、打击不正当暴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人生五常     
蓝相艳 《金色年华》2010,(10):49-50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7.
19世纪末开始的"道德革命"发展到五四时期,传统伦理遭到了更猛烈的批判.与西化论者不同,以冯友兰、贺麟、张岱年为代表的哲学家反对以现实的实效性和特殊性来评判旧道德.他们运用内涵的分析法重新诠释传统道德范畴,揭示其永恒性的道德资源,这为评价传统伦理、文化以及进行各项工作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48.
先秦儒家都将"仁"作为根本之道,或作为比其他价值观念更重要的常德.汉儒受法家"三纲"理论和阴阳家"阳尊阴卑"论思想的影响,将儒学核心价值观定位为"三纲五常",偏离了先秦原儒"仁本礼用"的根本精神,但符合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纲常伦理、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需要.当代儒家或主张"去三纲而存五常",或提出"一本五常"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混淆了儒学之"道"与"德"的体用关系,因而不是最恰当的概括.当代儒学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方向,应当摈弃"三纲"思想,重新确立"仁"的核心、道体地位.而儒学价值观体系中可作为"五常之德"的范畴,应以"义、礼、信、和、敬"最能体现"仁道"的特性.这个新的"一道五德"论,不但从本质上体现了儒学的道德人文精神,而且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普世性.  相似文献   
49.
2014年11月1-2日,由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主办,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信出版集团协办的"《经济解释》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张五常、张曙光、周其仁、华生、许成钢、张维迎、张军、盛洪等100多名经济学家和知名学者共聚一堂,研讨张五常教授《经济解释》的学术思想、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会议议题包括《经济解释》的创  相似文献   
50.
《求是学刊》2017,(3):12-15
张锡勤先生在《中国传统道德举要》中,分别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在说明其思想根源、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发掘其对于现今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价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及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