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28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2648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陀氏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自由意志,而自由又分"恶的自由"和"善的自由"两种,这样自由就成了人性与兽性的矛盾统一体.其笔下所有的人物都不过是对人性钟摆的最初、最低、最高的区间轨迹的勾勒,象征性地表现了人性终极性的本质维度:自由、罪恶、梦想的相互撕裂和相互充实、相互矛盾和相互统一.由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成了一个称量一切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32.
纵观左翼文学到文革文学,仅就人性中的爱情话题而言,《白毛女》所呈现的是一个从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的写作模式向文革文学的无性别写作的过渡性文本。在对《白毛女》的不断改造中,人性的文学表达经历了一个浮沉跌宕的过程,它也预示着人性,特别是“革命时代的爱情”必然要经受政治考验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3.
储丽琴 《学术交流》2006,1(1):68-71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它抽象掉了人的其他属性,只研究人的“经济人”属性。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演变。随着“经济人”假设的变迁,其条件和边界不断地被修正、补充和重新界定,已由“传统经济人”演变成“新经济人”。在其变迁过程中,“经济人”始终是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从某一层面、抽象地分析一定经济现实背景下人的本性及其活动,是时空相对的。正是“经济人”假设的这种时空相对性,才消除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经济学研究带来的困惑,推动着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4.
严歌苓的<谁家有女初长成>是一篇贴近现实而又给人强烈震撼的小说.本文评述作品对人物悲剧的揭示及对复杂人性的开掘,分析了小说对照鲜明的两种语境,并解析了作家所运用的多重视角及现代新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35.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李健吾是一个特异的存在.比较李健吾话剧的艺术价值,李健吾对中国话剧的贡献及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李健吾话剧的研究现状严重滞后,研究者不多,研究成果太少还处在起步阶段.就已有的论文来看,赏析有余,理论深度不够,社会学的批评模式制约着李健吾的话剧研究向纵深开掘.其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传纪性研究;二是悲喜剧之争和艺术特征之归纳;三是人性形态和深层意蕴之探讨;四是其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金锁记》是张爱玲作品中唯一一篇充满斗争激越、呼应“五四”主题的文章。改写后的《怨女》则成为超越时代局限 ,走向人性深处 ,带有普泛性和恒定性主题的文章。在张爱玲的文学趣味向传统复归的背后 ,是作者对“五四”文学的反思 ,以及对中国文艺的表现方式、表现题材的寻求。  相似文献   
37.
老舍、张爱玲对故事中的母性堕落蓝本、女性堕落心路历程、母女两代人生存命运的不同处理,使得《月牙儿》与《沉香屑·第一炉香》这两篇小说构成了文本阐释的某种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位作家在对女性堕落、人性畸变的成因进行探讨时,对社会性因素、人性因素的不同侧重和对文化因素不同层面的观照上。  相似文献   
38.
《雷雨》中的繁漪是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其鲜明特色在于独特性的雷雨性格,其复杂蕴涵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和个体生命力中的创造性力量与破坏性力量的相兼相制,因而深切地显现出人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39.
非正式群体理论是早期行为科学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提出来的。它针对近代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忽视 ,提出以“人”为中心 ,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 ,调动企业人的积极性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的中心思想是 :重视人性 ,要把工人看作人而不是当作机器对待 ,通过满足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终使工人保持工作的积极性。非正式群体理论中关于社会人的观点 ,通过社会心理需要满足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的观点 ,还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的观点 ,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我…  相似文献   
40.
《冬天的故事》中隐含的另一个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中所隐含的狄俄尼索斯神话的分析,探讨了该剧所表述的对充满灾难的悲剧人生深刻而达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