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1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515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230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3097篇
理论方法论   517篇
综合类   5915篇
社会学   641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死者无人格权,但死者具有人格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利益和善良风俗,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也达成了共识。完善死者人格利益应在保护范围、行使主体、法律责任、免责事由及保护期限等方面给予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比较成熟的对策机制和对策文,但理论界多年来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成熟期的中国文论,对于对策人的才能、对策内容、对策文撰写的基本要求等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可以说是中国对策理论的早期建构。刘勰认为,对策之人既要通政务又要擅文才,必须是一个精通古今的通才;对策文在内容上要切中时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治道"和"政术";对策文在行文上要以理服人,文辞质朴,不追求华藻丽辞。这些早期的对策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对策研究和对策文的撰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藏族习惯法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淀而成并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规范。藏族习惯法长期以事实的状态存在着,并调整着藏族社会的各种关系。虽然其内容与现代法制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随着民族地区法治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藏族习惯法观念蕴涵的积极因素愈发凸显,其强调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社会关系的复合与社区矫正的刑罚理念不谋而合。西藏社区矫正的实行应当充分挖掘藏族习惯法的积极因素,并将发达的刑罚理念融入本土资源,推动习惯法的现代转型,实现西藏社区矫正的理念建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于这两种转向过程,同时,其也为诠释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新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质量取向,应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下,建构以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价值基础,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17.
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党员培训体系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在"人格三结构"视域下,学生党员培训工作可概括为,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大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本我"、预备党员的"自我"向着正式党员的"超我",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部分思想动机不纯、理论认知相对肤浅、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以及党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包括前期选拔式培训、中期提升式培训、后期养成式培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党员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一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田野观察对象,发现当地妇女的社会性别表达具有明显的当地特点,宗教信仰、生计模式、传统文化、人生仪礼等形塑和建构了本地性别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以及人们对现代性的想像,可能会超越传统的宗教、习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可能重新建构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仪礼规范。这种变化不只表明社会性别深深地嵌在当地独特的文化与制度之中,也会随着制度与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得到调整和重构。  相似文献   
19.
20.
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分层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致力于建立多主体间平等沟通的平台和机制,使人们在浓厚的民主参与体验中实现个体偏好的转变和汇聚,而非简单甚至粗暴的"被代表"和"被聚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协商民主实现了对传统民主形式的超越。作为一种民主范式,中国式协商民主应基于系统性和统驭性的视角,通过顶层政治构建重塑协商民主的制度基础,中层政策创制提升协商民主的主体效能,并以基层治理民主开辟协商民主的实践进路,从而以多元化、多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应对现代异质性社会的复杂治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