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1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515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230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3097篇
理论方法论   517篇
综合类   5915篇
社会学   641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船山学是船山思想和精神品质的学理化体现和体系性呈现,是船山思想和精神品质能够自成体系并长久绵延的内在机理和学术价值之综合凝结。船山学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独特神韵和魅力,既在于她对中华学术文化或国学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总结,从而显示出一种集大成的学术特质,也在于她在总结中华学术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促使其别开生面,向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破块启蒙的新命题、新观点和新思想,体现出一种'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或革故鼎新的学术品质。  相似文献   
22.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诠释了三岩藏族看待麻风病的成因,处理麻风病患者的举措及其死后安葬问题。在三岩社会,麻风病被认为是违反了某种禁忌、秩序、道德规范所遭致的报应或惩罚,其处理方式是隔离。患者不但在活着的时候被隔离,而且死后也要通过特殊的丧葬方式被隔离。维系生死隔离的文化基础是藏族的信仰体系和宗教知识传承。藏族社会对麻风病患的处理彰显了强烈的道德色彩,其社会效果和文化建构是通过对违规行为的整肃来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23.
24.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所要建构的理想人格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当前现实人格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 ,对现实人格进行调适的根本途径是进行社会调控、精神调控和价值调控。  相似文献   
25.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但其思想是矛盾的 ,这种矛盾同他的王室地位和先秦时期的夸饰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矛盾并不影响其人格的评价。韩非子是个爱国者 ,其人格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26.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人格的定义和结构入手,分析网络双重人格的表现和危害,认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是青少年交际重点转向网络的重要宏观因素,而网络特殊的角色扮演与对现实规则的反动是个体容易产生网络双重人格的关键性微观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则是产生双重人格的主观诱因。  相似文献   
27.
科学认识具有猜测性。承认这种猜测性的存在不但不必然给科学的威望和发展引来危害,反而可能因科学观上独断主义的破产而鼓舞更多的人为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本文在总结科学史、心理学及科学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肯定了猜测在科学认识中的存在及其地位与作用;指出并论述了科学认识猜测性存在的两个基本形式:以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指谓判断着无限事物的内容;以对建构对象的认识,指谓判断着非建构对象的内容。  相似文献   
28.
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审美积淀的各种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原始积淀、社会文化积淀,以及生活经验积淀的内在特点,从而对审美积淀的意义作出了新的理解,认为审美积淀是感性个体在自身的发展完善中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美的创造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9.
论体育人格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 ,探究体育人格美世界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它的文化征象。以求克服构建体育人格的心理障碍 ,达到发展竞技运动和体育文化 ,完善人格的目的。提出了体育人格美的要领 ,论述了体育“明争”的外向型、创新文化特征 ,体育的人格美世界是“自然野性”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体育人格的内在驱力是智慧力量、意志力量、道德力量 ;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则是产生人格的外在驱力  相似文献   
30.
作家的人格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 ,往往决定着其作品的风格。我们在研究作品风格的时候 ,不能不关注作家的人格。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探讨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及其特征 ,是深入研究陶渊明作品风格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从陶渊明的作品中 ,从他的言行中 ,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情趣和胸襟 ,领悟到一种具体的人格。陶渊明自然率真平和旷达的个性特征构筑了他的诗化人格 ,即未经世俗异化的高尚贞洁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内在思想根源是自然化迁的宇宙观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他任真自得和固穷守节的行为方式。他的作品中常见的酒与菊、孤松、孤云与归鸟等艺术形象组成了陶渊明诗化人格的象征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