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52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1603篇
理论方法论   325篇
综合类   2723篇
社会学   725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778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基础与标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创新也是档案工作保持蓬勃生机的力量源泉.当前,档案事业正处在变革和发展的历史时刻,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破除传统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和善于在实践中创新,才能使高校档案工作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2.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群居本性使得人类在出现之初,便有了社会网络动机。人类最初的社会网络需求是来自于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比如为了使狩猎的效能更高.便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并协作,这可被视为最原始的社会网络。可以想象,如果人类只满足于饮露水、采野果,或如果人类只愿像狮、虎那样单打独斗,或许人类就永远不会有社会网络意识,甚至人类就不成为人类了。不过,更多的人参与协作并不标志着社会网络的形成.而当这种参与协作的活动经常化、其中成员被相对固定化及其分工和分配已形成默契并存在互补、互动时.“社会网络”便诞生了,当然,它此时是原始的、局部的、单纯的,甚至不能定义为“社会网络”。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必定是“社会网络”最原始的起源,并且.这个起源阶段所暴露出的社会网络的“参与成员相对固化”、“松散型”、“友情为重”、“利益共享”等诸多原始特征,对现代社会网络的定义和揭示现代社会网络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政党和政府制度是现代国家普遍的政治制度。首先就政党来看,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下,政党活动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绝大多数实行政党政治,其中多党制国家有一百六十多个,政党政治决定着绝大多数国家内政和外交的基本走向。而政府的历史则更加久远,政府的历史与国家相伴共生。在人类历史走到了19世纪,现代政党开始从派别中独立出来,走上了与政府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5.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场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正以崭新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和工作学习方式。与之相适应,高校教学资源工作也开始步入一个数字化建设的新阶段。本文结合我校教育技术中心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阐述一些观点和认识,以期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6.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对工程学、实验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类工程学的一种折中组合,按照字面意思来看,即为“工作科学”。它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来研究、设计、维修和操作复杂的人一机器系统。人为因素不但针对个体、小组和团体,而且针对控制、显示和作业。人为因素工程的首要目标,一是通过使人适应机器来优化系统的性能,例如,通过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机器;二是通过使机器适应人来优化系统的性能,例如,通过应用诸如“控制一显示兼容”的设计原理使机器适用于操作人员。简而言之,人为因素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的中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的工作生活之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必须把受教育的时间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在这速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笔者认为档案人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应对时代的挑战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9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一种外交战略、价值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给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其自身的独特含义,它体现了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世界的进步发展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中国方案",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
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分别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被首次写入联大安全领域,世界逐渐听到中国发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未来必须通过坚定中国道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强化中国话语权的辐射力;增强中国实力,主动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中国话语权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交流,增强中国话语权的亲和力;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国家形象,扩大中国话语权的宣传力,更好地构建中国话语权体系。  相似文献   
100.
挖掘改革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意蕴,对于提升改革开放的自觉、自信与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为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实践推进与制度文明提供了经验借鉴。首先,改革开放是对人类解放的当代诠释,凝聚了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与实践旨归;其次,改革开放开创了“命运共同体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为世界社会主义迈向“真正的共同体”铺就了可行进路;再次,改革开放彰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逻辑,为全球正义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改革开放是对人类文明的新拓展,有效地释放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文明属性,引领着世界社会主义文明的时代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