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5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524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603篇
理论方法论   325篇
综合类   2722篇
社会学   724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778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整个当下中国正在朝着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发展,近30年来社会科学高速发展繁荣的局面正在告一段落,而人文学术、特别是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研究正在从边缘重返主流。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和自由主义这个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流派展开深度对话,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基本原则去创造出一种高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当前儒学复兴的挑战性一是指向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指向西方中心论,三是指向现行的学科分类。  相似文献   
99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既是历史命题,又有现实意义,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现存文化霸权的有力抵制,也是对当代不同文明冲突的有效调和,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前瞻性预判。而重建"精神丝绸之路"是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有效路径,原因在于它既可充分利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还可借助今天"一路一带"战略平台的兴建,同时它又有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993.
《阿凡达》系列是当代科幻电影的顶流,也是呈现当代科幻电影如何进行影片想象力消费的标杆之作。科幻电影的题材往往是跨文明、跨种族的,它的想象力消费和奇观特效生产有着模式化的特征。《阿凡达》系列对低位文明种族非常典型的神话想象力消费,呈现了神话与当代科幻的影像结合形态。技术是《阿凡达》系列高位文明种族的代称,也是其科幻叙事和特效生产的着力点。在模式化的想象力消费框架和技术特效范围内,科幻电影有着明显的后人类指向,《阿凡达》系列在此维度上勾勒了人类正在想象的后人类世界。《阿凡达》系列展现了科幻电影在神话、技术及后人类想象力消费的成功探索,为当代电影生产提供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94.
2022年初产生的俄乌冲突导致原本就存在于北极的地缘安全风险继续上升,极地话题再次升温。北极地区存在诸多战略优势,因此国家间在北极地区的竞争越发激烈。国际制度能够协调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关切,从而规范国家的政治行为,减少争议,这对北极地区的开发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不同的利益关切出现诸多国际制度,进而产生国际制度竞争的现状,也会出现现有国际制度滥用的趋势,因此北极治理对规范化且行之有效的制度的需求越发急迫。随着中国参与北极地区的实践活动日益深入,可以为北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其治理机制的优化发展提供积极方案策。  相似文献   
995.
科学、技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演变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科学技术生产成为全新的转化模式,科学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倡导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是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96.
在历史纪年跨越一个新的千年世纪门槛之际,人类终于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表面上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之平衡.但可持续发展的要旨则在于:发挥全人类不竭的主体智慧,通过全人类共同的努力,扬弃人类主体的历史局限性,追求人类整体的持久的幸福生活,使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有价值的能动的飞跃.本质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充分体现着人类向度的主体性范畴.  相似文献   
997.
当我们从动物进化的一般趋势考察直立人进化时发现,并不存在人类学家所说的"体质不平衡"现象,相反,人类大脑的超常发展打破了动物进化的常规形态,呈现一种从相对正常向超常状态发展的变化。导致这种特殊发展的原因除了制造工具的劳动外,还有思维和言语的互动发展,它们与劳动行为共同构成了推动人类形成的复合动力系统,并使得动物进化中已有的大脑扩大化倾向更加突出地发展起来。这一点正是现代人类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明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的最大特点和优点。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最大特点和优点进行科学叙事,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以及三者的整体性属性来显现。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以事实、规律与行动三要素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真理性内在本质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以凸显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人民中心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诉求;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的实践自觉,在厘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并联式与串联式发展过程、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心中,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源泉。真理力量、价值道义与实践旨归,形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结构和实践功能。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和结果的完美结合,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好表征。  相似文献   
999.
卢梭针对基督教的世俗化倾向,提出具有意识形态效用的“公民宗教”范例,旨在通过重塑宗教精神来实现现代政治秩序的重建。但是马克思面对卢梭的政治方案并没有接受。马克思认为,宗教批判应自觉地提升至意识形态批判的思想高度,由此展现为“神圣形象”批判和“非神圣形象”批判的两种批判进路,并将这两种批判贯彻在政治经济学的深刻剖析当中。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阶级,只有深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运行方式内部,并自觉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自身时,才有可能在现实的意义上为现代政治社会和未来文明探索出一条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1000.
我们要科学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主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般的现代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项基本经济制度从其三个领域来说是并列的,但就其关系来说又不是等同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性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略,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总目标,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路,要从时代之问出发准确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如果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的其他领域的本质特征,如以公有制为主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等,都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