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14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52篇
社会学   14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民族论坛》2012,(7):13-13
她,自2006年9月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石羔镇敬老院院长以来,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爹娘,把无父无母的孤儿当作自己的儿女,六年如一日,为老人们梳头洗衣、端屎端尿、拉家常暖心房……她,就是群众推荐的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唐艳萍。庄严承诺请大家都放心被聘任为石羔镇敬老院院长时,唐艳萍35岁。一个年轻女同志去服侍孤寡老人,大家都不那么看好,  相似文献   
32.
《檀君神话》是韩国迄今为止最悠久、传播最广泛的一篇神话,其内容虽然简短、原始,却是韩国文化的极好载体。本文通过对檀君神话内容的分析,揭示出神话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3.
安徽省泗县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做到问民需、解民忧、汇民力,优化了计生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山西老年》2012,(3):70-70
今年将要召开党的十八大,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部署,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山西老年》等全国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主办的16家刊报联合开展“诗书画影抒情怀、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35.
"以农为本,关注民生"自古以来都备受各个阶层的关注,更是现代社会的焦点,而在《诗经》中关于"民生"意识也早有体现,尤其在农事诗中表现得更为具体。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举行祭祀礼乞求农业的丰收、民众的安居乐业,提升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劳动者自身更是重视农业生产,且性格中蕴含着温柔敦厚、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特性,纵使他们受到剥削也仍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种乐观的情怀和生存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6.
依据史料分析,王国维的沉湖自杀是家庭变故和时局、军事、政治等多种因素综合变化的结果。将王国维的词评置于其思想衍变的过程进行讨论,可知其见识的深远,他推崇李煜、屈原的个人原因,即将文学的审美功能与社会的教化功能统一的见解。王国维虽然自认为其词作可与欧阳修等人媲美,实际上其词作在意境诸方面远不如前辈大家,而其流传于世的词评《人间词话》则成为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37.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以其极具诗性的戏剧语言和关注社会黑暗面儿闻名。在其笔下,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往往成为主角。在《玻璃动物园》中,威廉斯就向读者呈现了挣扎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在这一表象之下隐藏的是作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及深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8.
海外华人的网络写作越来越普遍,大多以非功利的"民间"立场、"性灵性"写作特点与多元文化视角独树一帜。网名"寒胭"者写作中对家国文化传承、城市现代化进程、人性变异与现代人精神实质的追溯与揭示颇具代表性,其感伤情结、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体现于哀国、殇城、感人、忧世四个方面。此类写作的意义在于,当一个民族身为"弱国"的历史未过百年,被强势文化浸濡的现状尚在延续,物质的发展建构在一定道德文明代价的付出之上,而多数人已在现代化进程中麻痹自满时,作为愈是远离而乡情愈重的海外儿女,他们的民族危机意识对"人的存在"与"现代化"真正涵义的质询与考辨,无论是对于祖国民族道德传承,还是精神物质文明建构,均有着弥足轻重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明清易代之际的山东文职贰臣,在数量上冠绝诸省,他们极为时论和历史所指斥,甚或挞伐,长期一直以反面形象存在,这是定而无疑的。但在道德与行止上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毫不可取的:在个人修养上,他们的淡泊可为人楷模;在"兼济天下"上,亦是与有力焉。  相似文献   
40.
唐代的盛世局面孕育了士人们高度的自信与激昂豪放的情怀,但唐代士人并非一味地激昂豪放,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元的,即使是边塞诗人也不例外,在他们激昂豪放情怀的背后潜藏着一种颇为细腻内敛的婉约情怀,愁思袅袅的惜别柔情、难以割舍的故园情怀、生命易逝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