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如何在职场仕途中作出正确抉择,倪振年自有一套。撇开趋利心理,两权相害取其轻。  相似文献   
12.
佚名 《东西南北》2011,(1):16-17
决定你能不能当选的因素是什么?头发!头发足疏是密、是黑还是白、左偏分还是右偏分,都关系到个人仕途。想当初为了在仕途上求得好运,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更改了发型,  相似文献   
13.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中学,"研"中学,"撰"中学,作为现代文学的学习或研究者,至少应该在"阶梯四层次"、"三点连一线"之中有自己的"操作实践".在"古与今"、"中与外"、"雅与俗"和"传统方法和新方法"上有较为宽阔的"知识疆域".在科研选题上先得去作学术"勘探"和"考察",这种的选题才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在科研上我期望能完成"起家"、"转移"、"回归"的三部曲,这三部曲愿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仕途失意和爱情失落,使李商隐由早年的自我认同转向以后的认同迷惘。李商隐在他所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向人们展示了作为那个时代“多余人”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崔长顺 《老人天地》2008,(11):10-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历了没齿难忘的坎坷艰辛,我们也看到了举世瞩目的旷世巨变。从吃、穿、戴到用、住、行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让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们,在蓦然回首间深感幸福和自豪。民以食为天,首先让我们看看一位粮店经理关于粮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跌倒     
不久前,一则新闻震动了整个香港——一个不堪坎坷的母亲,把两个10岁的孩子手脚捆绑,从高楼抛落,然后自己跳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江县按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机制,实现了养老机制的转换,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全县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9128人,离退休人员4253人。今年以来,已征收养老保险费6844万元。  相似文献   
19.
付建舟 《江汉论坛》2007,(6):126-129
晚清作家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接受知识上,他们开始从旧学向新学转变;在社会功能上,他们重新调整了如何处理"道"、"势"、"利"之间的关系;在谋生方式上,他们由追求仕途到自谋职业.这些变化表现了晚清作家从"士"向"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20.
范仲淹基于现实治理之立场,本乎儒家"诗教"之主旨,诗歌创作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因此,他的诗歌创作首先是他政治家品格和胸襟的从容展现.同时,范仲淹辗转各地为官,浏览了诸多大好湖山,诗人将对景物的欣赏和仕途挫折带来的情绪波折,都寄之诗歌,显示其生活审美情趣的丰富多彩.范仲淹为人刚直不阿,充满浩然之气.这股浩然之气贯注到到诗文创作中,形成其鲜明特色,但范仲淹日常待人却极其平易,其诗歌总体风格与之相似,皆以"平和温洽"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