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9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1132篇
劳动科学   53篇
民族学   300篇
人才学   24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3937篇
理论方法论   654篇
综合类   7111篇
社会学   963篇
统计学   8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841篇
  2011年   968篇
  2010年   890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1788篇
  2007年   1248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793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山西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它有相当丰富的重叠式,且形式又不单一。本文着重论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重叠式的构词特点、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并对重叠后伴随的连读变调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2.
年鉴是工具书的重要类型之一。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阮湘等编的《第一回中国年鉴》。这是学界所知的中国人自编的第一部中文版《中国年鉴》。1921年英国在华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国年鉴》和1935年中国人自编和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国年鉴》,在中国年鉴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年鉴的发展史,我们无法回避它们。本文试图揭开民国时期英文中国年鉴的一角,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以凸现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3.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原有作用机制.因此,研究大众文化生成的经济、政治条件,探索在制度建设和创新前提下,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实施引导、作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于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相似文献   
55.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从和谐伦理学的角度看,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和行为体现了对爱的呼唤,人际关系则体现了对和谐的追求。有了爱与和谐,人类才能得以繁衍,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世界才能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56.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3,(1):148-152
“语言学转向”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这一转向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大致地勾画 ,并进而就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7.
形象意义可细分为明喻意义、隐喻意义和换喻意义,是双语转换中不能忽视的修辞意义。英、汉语申均存在着大量形象意义丰富的表数量词,但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汉英表数量词互译时应从语义深层寻求信息通道,根据量词所表现的不同方面的形象意义分别采用对应转换、替代转换和增补转换三种方法,对其承载的形象意义进行有效转换以力求译文达意与传神。  相似文献   
58.
概念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概念的主体性表现为为人性和人为性两方面.为人性指概念的作用,人为性指概念生成过程中主体构造性因素.结合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概念,才能克服以往概念界说问题上的偏颇,充分体现概念的客观性与概念的主体性,从而使逻辑学概念论获得贯通的解释.  相似文献   
59.
论老建筑再生与城市空间品质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老建筑再生对于城市的价值意义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与老建筑关系的分析,从多个角度阐述由老建筑再生所带来的城市意象、城市肌理、场所精神、城市色彩、城市风貌等要素的变化及其促进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这一观点行论证。  相似文献   
60.
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轨迹、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鲜明特征、基本结构以及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把握和处理的几对关系等方面加以梳理,以资为后续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