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40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612篇
理论方法论   690篇
综合类   5818篇
社会学   326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726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武帝时代是伦理政治格局形成时期 ,也是朝廷内外事功纷扰的年代。从汉武帝时边疆战争、敛财政策等事功举措及儒臣群体的规谏批评之史实入手 ,分析了伦理标榜下的事功政治与儒家伦理制衡之间的紧张和冲突 ,循此深入揭示了西汉中叶伦理政治模式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992.
生态消费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外,还丛须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想性化为现实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993.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背离了正义原则的制度缺陷。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基本前提。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科学的审视是一种必然。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废除城乡差别,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994.
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高旨趣,强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各类利益主体的共存、双赢,崇尚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追求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着丰厚的伦理意蕴,不仅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的终极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伦理追求,而且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伦理智慧与现代道德文明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95.
关于纳粹人体实验数据能否应用的伦理问题,在国际上颇具争议性,并形成了赞成派和反对派两派.以普世伦理原则为基础,对纳粹人体实验行为事实本身进行伦理分析,深入理解伦理原则和科学行为事实之间的关系后可以得出:纳粹人体实验数据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产物,由于纳粹人体实验行为本身严重违反了伦理原则,因而在伦理原则的检验下,它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应用的.  相似文献   
996.
资本市场由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监管部门四主体构成,各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依存度非常高,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都不只是关乎自身、同时还影响着相对人的利益和市场的整体功能。在共生共存的资本市场中,各主体不仅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更需要在较高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秉承公平、正义、诚信、善良等伦理原则,顾及到其他主体的利益以及整个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关于教育伦理价值问题的当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伦理在现代社会不仅要探讨如何对教育主体进行道德立法,提升教育者的教育道德水准,而且整体上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意义上关注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并将此作为现代教育具有价值理性的一个标识.就教育伦理对教育行为主体进行伦理规约和价值导向而言,在当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当将价值追求的一元性与多元性结合起来,从而更全面有效地发挥教育伦理的实践功能.这将有利于教育主体的道德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也有助于和谐教育精神的培育和和谐教育生活的建构.  相似文献   
998.
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发展什么?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这样三个关于发展的核心命题,充分体现出了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目标的统一。“发展什么?发展为了谁?”是发展的价值,体现“发展的伦理”所指;而“怎样发展?”是追求发展价值过程的伦理要求。二者反映着人类对发展价值的追求以及对这种追求行为的道德约束相统一的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999.
"教育亲情疏离"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关怀伦理学"则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师生关系的品质,促进二者的亲近和谐.文章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教育实践层面上提出构建亲近和谐师生关系的设想,以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实证主义关于"事实和价值相分离"的研究方法使西方公共政策实践偏离了政策科学产生的逻辑起点.为弥补政策领域中实证主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运用专业伦理的研究方法试图把公共政策领域的伦理价值研究置于一个理性的命题.实际上,西方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表现为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与利益之间的冲突,根源于特殊利益集团和精英主义理论所形成的社会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矛盾,以及理论上的原则政治与现实中的利益政治相悖.尽管如此,西方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研究有其不可低估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