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辩证解释学:施莱尔马赫与伽达默尔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辩证性和对话性对伽达默尔诠释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辩证性和对话性及其关系可从四个方面阐释:严格的解释实践与不严格的解释实践、语法解释与心理解释、解释学循环、我们能比作者理解他自己理解得更好。这四个方面的思想都对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的形成有所影响,从解释学的辩证法方面来对施莱尔马赫与伽达默尔进行比较,比较异同,评述关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辩证解释学方面,施莱尔马赫堪称伽达默尔的先驱,他开启了西方解释学后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伽达默尔继续开拓这个思想方向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2.
伽达默尔解释学言义的文本不是作者的唯一主观表达,只有解释者(读者)与之对话的境遇中才真正存在,才有意义。本文以此为理解基点,阐释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文本的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73.
陈永杰 《学术交流》2007,(12):19-22
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诠释学一反传统诠释学的普遍观点,认为时间距离在理解传统的过程中有积极意义。传统诠释学的先驱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认为诠释的任务是重建文本当时的历史情境,以便获得客观的历史真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由时间距离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伽达默尔却认为正是时间距离使理解得以发生,时间距离也是意义的生长域;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领悟着自己的可能性,理解也是此在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4.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是其“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 ,他对艺术真理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真理发生的方式。艺术作为精神科学 ,具有真理 ,但这种真理却是不能证明的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理解现象去使我们承认艺术真理的合法性。因而 ,他的美学理论也是围绕着“理解如何可能”来进行的。伽达默尔通过对康德美学的批判以及对“游戏”、“象征”、“节日”等概念的考察 ,突出和阐明了艺术的理解问题 ,从而使艺术的真理得以合法地展现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艺术心理学和生命哲学的角度,对艺术体验和生命升华的具体过程,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证和描述。  相似文献   
76.
陆扬 《社会科学》2006,(12):166-171
德里达在《知识与信仰》中着力阐发了“没有宗教的宗教”的思想,瓦蒂莫和伽达默尔对此也进行了相关评论。但是用道德和公正来定义宗教,以使宗教有其名,却没有一切制度化的宗教教义的束缚,这在语言和民族国家大体为宗教划定边界的今天,亦未必可以指望它来从容应对电子技术、经济科学突飞猛进,剥夺“场域”、移位“场域”的全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77.
在《真理与方法》中,"古典型"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完美结合历史性与规范性因素的例证出现的,用以驳斥那些对传统的偏颇理解。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对"古典型"概念进行了诠释学改造,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历史范畴,以此支持合法的前见。这样,"古典型"概念也同时具有了现实规范性。伽达默尔对"古典型"概念的改造在其本体论诠释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古典型"概念对前见合法性的证明支持了诠释学循环的理论;"古典型"事物的流传过程则体现了这种循环的实际过程;而对"古典型"事物进行的应用则体现着一种真正的视域融合态度。  相似文献   
78.
白雪 《齐鲁学刊》2007,(5):114-116
伽达默尔以现象学方法否定了"主体化"游戏说,游戏作为构成物这一意义整体的存在方式是表现,这样的表现是于理解中实现的,游戏即理解。艺术具有游戏的一切特质,艺术作为非主体性的意义整体要求理解的参与,艺术在于艺术的未来性。  相似文献   
79.
作为"显学"的解释学研究已具有某种世界性的广泛性。针对目前国内解释学研究上的若干问题,张能为教授从从事解释学研究的缘起以及哲学意义、解释学与修辞学、想象力、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解释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从应用性层面对能否创建中国解释学、中国哲学的真正特质和解释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义理解和看法见识。  相似文献   
80.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提出要宗法经书,指出经是圣人体道作文的结果,只有通过宗法经书才能实现征圣体道.儒家经典所表现出来的文质彬彬的修辞之美,不仅是后世创作时需要遵循的法则,而且也是对人生在世安身立命之道的教化与规训.从同样重视经典文本的哲学诠释学思想出发来观照刘勰这一思想,不仅显明了中国诠释学以道论为理论基础的优越性,而且指明了一条与西方诠释学不同的修辞学路径,为我们认清中国诠释学的特性、建构中国诠释学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