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泰州学派是明代心学流变中特殊的一脉,其思想游离于传统价值观之外,饱受争议却又颇具魅力。分析泰州学派种种"出位"言行的产生原因,备受其推崇的精神之作用不可小觑,可以说,正是尚的理念引领他们在心学"异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深刻地影响了其思想言行以及后来的文风。同时,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元素经由泰州学派之手,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先前的特征,不仅与心学紧密联系,更与儒家、佛家思想交相辉映,在实践层面、思想层面和文学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侠与侠文化的自由理想──中国侠文化形态论之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的自由理想──中国文化形态论之五韩云波历史上的游行为与文艺中的武文学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下层民间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而形成中国文化的文化特质,则主要有正义、自由、兼爱等等因素。本文着重...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衍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从尚武轻、到崇商重文的嬗变过程,与全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过程相一致;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料、古代典籍,扼要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64.
儒侠比较论     
儒家文化和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比较儒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在"圣""勇""义""知""仁"等方面"儒互通",而在群体与个体、理性与感性、道德与审美等方面"儒有别",而两者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冲撞和融合,导致"儒的化""的儒化",为设计新的理想人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5.
中国侠的历史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对的理解和诠释是传统文化研究中分歧较多、研究积淀中大家一致认可的东西较少、深层理论构建与创造较浅的文化现象,而将的文学积淀、观念形态混同于的历史文化本体,更是现代人在文化研究中的一大误区。从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观照游,的发展是一个从历史到文学再到文化意义的确立过程,是史家与文人和社会大众的一种历史文化共建。从中国史家、文人和社会大众共建的现实诠释,就是一种特具道德意志与力量的人物、形象或人格精神,是社会存在与文学创造相结合的社会文化综合体。它包含了历史、文学、文化三种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以正义为其人格精神核心和最终的文化归宿。  相似文献   
66.
宋代文言武小说成就不高。北宋早期的作品在人物与意境方面追摹唐人,难有超越可言。后来寥寥可数的武名篇,不以单篇行世,且创作热情亦远逊于唐,更重要的是它们明显受文体因素的制约。这些作品或属于“志怪”体,以“好奇”为旨归,原本无意为武立传;或属“笔记”体的名人逸事,武人物处在陪衬地位。所以,宋人文言武小说的新特点即时代现实感强烈、表现普通人的情感世界等,并未得到足够的发挥与开掘。  相似文献   
67.
墨家开创了古代的刺客传统、士精神,引发了无数文人的千古客梦.的精神经文人提纯,愈加艺术化.文化在中国完成了从动作野性升华至生生不息的生存哲学的全套过程,而这条线索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大多数研究只看到文化中沉静的一面,却未注意到内在精神的暇游.游精神,是自由精神沉潜的历史暗河.  相似文献   
68.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霍女》塑造的是一位惩悭诳邪、怜弱济贫、自我牺牲、功成不赏的女形象 ,而且是一位以性行的另类女的典型  相似文献   
69.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文化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已经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并对其创新思路作以初步前瞻,对于深化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0.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主张作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之骨、之气和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