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逆流”是战后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生既是美国占领政策变化的结果,也是日本保守政治家对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的现实积极把握与参与的结果,体现了日本政治保守主义的传统。“逆流”客观上符合了战后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于促进战后日本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柏克的政治发展观是与保守主义紧密相连的,既不要全盘毁灭,也不要不加改造,而是取一条中间道路,在保持国家秩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改革;任何政体只要能够保持国家的稳定繁荣,就有生存的权利,但是理想的政体形式是混合政体加上法治和有保障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43.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多样性吸引着世界各地文化学者的关注。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争取少数民族权利为基本诉求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局限性也引起了一股以保守主义势力为代表的反多元文化的浪潮。这场文化之战表明:在多元文化国家中,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4.
45.
小泽一郎通过提出和践行“保守两党制”和“普通国家化”两大政治理念,确立了日本新保守主义“理论旗手”的地位;通过推动“保守两党制”和“普通国家化”相关法案出台、分化重组在野党、强化日美同盟、开展联合国外交、影响狭隘民族主义抬头等,又扮演了日本政治右倾化“强有力推手”的角色。小泽一郎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及其强力推进的日本政治右倾化进程,不但深刻影响了近30年来日本政局的基本走向,而且业已成为日本新老保守势力共同的政治诉求和奋斗目标。对小泽一郎思想理论的持久引领作用、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给未来日本政治走向和中日关系走势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46.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政治特性,突出表现为崇圣意识和王道理想。君权至上、父权至尊和伦常神圣构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结构。汉代儒学被政治意识形态化,延续的仍然是先秦儒学的价值系统。因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文化中并不包含现代化的因素。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有许多内容,包括一些价值性的规定是无法与现代社会相沟通的,这就是传统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宿命。新儒家、新保守主义等学派设想复兴儒学,显然是不适宜的。当代中国需要建立一种以现代社会理念为基点的先进文化,其价值构成应当是法治的、人文的,同时也要批判地吸纳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47.
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的文学”观,其实是周作人和茅盾所代表的两种观念所共同建立起来的二维世界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思潮即自由、激进、保守文学思潮都可以纳入这个体系之内来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48.
富有同情心保守主义是布什政府的政治指导思想。围绕个人自治能力的培养,以更多选择,更多 责任为宗旨,布什政府视教育政策为执政的基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尽管实际效果差强如意,但政策 宗旨得到普遍赞誉,这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9.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已经进入人类历史上自近代国家体制存在以来的500年中所未曾有过的单极时代。那么,一个单极强国应该做什么?看看美国学者自己怎么说,从中寻找给我们的警示或参考。  相似文献   
50.
文化保守主义是伴随现代化进程而产生的一种反现代化思潮。它是一个世界性文化现象,在中国经历了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文化保守主义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随时代背景的变化作理论的调整,其中一次重大转折以从康有为的三世进化史观到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为代表,由政治的进路转向文化的进路、面向西学转向回归传统、进化论转向退化论、外王事功转向道德心性之学。这一次转向在总体上是一次倒退,但在某些理论问题上也有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