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09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近现代出现了一批具有创造性的画家,石涛就是其中的一位。石涛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提出画家要以生活为基础,借古开今。另一方面,就是他追求的艺术境界,努力达到与自然对话中的"物我交融"之境。在艺术理论上,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画理、画论。他的中国画艺术一直影响至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52.
“借才异代”是辽金文学共有的文学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促成了典籍的迁移、文士的流动、观念的改变以及汉语文的传播,对辽金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3.
35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具体分析了两种习语各自的特点 ,针对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从理论和实践出发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几种常见的习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55.
世以董狐、南史并称,同为史家直笔的典范。但其实质,董狐的“书法不隐”与南史的“据实直书”却是完全不同的笔法.据实直书是以真实记事为先务,因事实而寓褒贬,善恶自见。而书法不隐是史家记事不隐其道义,为表达史家的善恶褒贬而不计史事本身的真实.违背了“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的基本准则,实为任情褒贬之滥觞。后世误将董狐的“书法不隐”与南史的“据实直书”混为一谈:视董狐“书法不隐”亦为直书典范、良史笔法;这是误解了孔子所谓“古之良史,书法不隐”的评价。准确地说,值得赞赏的是董狐惩恶不避权贵的良史品质,而非董狐“书法不隐”的笔法。  相似文献   
356.
图书馆藏书是为了使用。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是围绕着如何使广大读者最迅速、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图书。降低拒借率,提高利用率,是充分发挥藏书作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357.
粤西地区经济崛起的"后发优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粤西地区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粤西地区利用其存在的"后发优势机制",借助珠三角地区的"双转移"战略,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进程;粤西地区作为广东省挺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借助中国与东盟的紧密合作,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8.
阅读古籍常常会遇上这样的情况 :书面上见到的是“A”字 ,却要读作“B”字才能正确理解 ,而由“B”字演化的“A”字的变化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提出将这样的“A”字统称为“异位用字” ,并以《千金方》校释本中对异位字的误认为例 ,分析了 4类代表性的异位用字 ,指出其致误原因和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359.
《春秋》有事与义两端,汉代公羊家认为《春秋》讬王于鲁,可谓讬义于事,而郑玄提出春秋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应当是“因事见义”。讬是假借义,因是根据义,二者一虚一实,形似而实异。皮锡瑞发扬汉代公羊学的假讬义,借助宋儒分离事与义的解释框架,同时综合常州公羊学和晚清公羊学,提出折衷性质的“借事明义”,一则整合公羊学内部的非常异义,二则取代渐生歧义的“王鲁说”。在皮锡瑞之后,“借事明义”几乎成为公羊学的入门法则,但我们也有必要反思“借事明义”的解释限度,重估晚清创造的春秋学传统。  相似文献   
360.
<商君书>共有通假字67组(99次).本文从<商君书>通假字的使用情况、通假字与本字的分布情况、通假字与本字的对应关系、通假字与本字的语音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商君书>中的67组通假字进行了穷尽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