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9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3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37篇
丛书文集   2086篇
理论方法论   265篇
综合类   2652篇
社会学   16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荀子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构想反映了儒家学说为适应战国末期的社会转型而发生的理论变迁。荀子提出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系统理论,为大一统王权政治提供了最佳的治国模式。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制度建设,荀子论述了他的王政和王制的思想。荀子主张尊君,以树立和维护君主的权威,同时又主张以儒家的道统与民本思想为主,建立起对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2.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古代氏族社会各种礼的温情依然残留着,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在一定层面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尽管孟子思想中最核心的观念是"仁",但他依据孔子以"仁"释"礼"的思路,对"仁"进行了理论抽象,不仅把"仁"看作是礼的内涵,而且进一步论证了礼乐制度所体现的仁义礼智,是一种先验的道德理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33.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达二千余年之久,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社会延续如此长久,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34.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养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构筑小康社会,预防疾病、增强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自1 7、1 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正式提出人权概念以来,人权学说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绎、变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的思想基础、人权的分类、国际法内的人权保护和人权的外交政策都有重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6.
孟子(前390年-前305年),字子舆,名轲,战国的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其母三迁,择邻而处,使他好学成材。成年后,他广收门徒,游说诸侯,在齐国—度位列三卿。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时诸侯各国称霸的要求相差很远,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未能得到推行。最后,孟子退居讲学,整理古籍,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传人。其言论思想记载于《孟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37.
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奉佛君主,并且在位期间曾经发动并组织了针对范缜《神灭论》的大规模批判。然而,关于梁武帝所主张的神不灭论,以往的研究较少从梁武帝自身的佛学和儒家思想背景出发来加以深入考察;而如果联系梁武帝的《立神明成佛义记》,就会发现其神不灭论的真实意义在于强调因果理论,并以此在伦理教化方面融合儒释二教,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颜氏家训·音辞篇》在音韵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一、它是汉语语音变异学说的滥觞 ;二、是编撰《切韵》一书的理论依据 ;三、《音辞篇》辨析声韵、精于审音 ,开一代韵书分韵正音之先河。  相似文献   
39.
埃利亚派哲学是古希腊存在学说的开创者 ,是对当时自然哲学的一个反动。他们关注的不是为感性事物找到它们共同的“始基” ,而是首先给宇宙整体定性 ,“始基”学说作为希腊哲学的核心问题被扬弃了 ,下降为一个次要的问题。希腊哲学在埃利亚派这里首次跃升到了一个思辨的反思层次 ,一个单凭理性进行抽象概念的论证推理的层次。这种反思使人类理性首次在自然对象上受到了一种“之后”的训练 ,为后来的形而上学做了某种准备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从政治的视角考察了汉魏文学 ,辨析了汉魏时代儒家诗教、文的自觉等理论问题 ,勾勒了汉魏文学与政治的流变态势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