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6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79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吴冠章  朱更生 《天府新论》2007,(Z1):195-197
作为一种新学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释、道“三教合流”的最终完成。在这一融和的过程中,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朱熹对佛教的态度也很具有代表性:一方面,政治上以家为正统,排斥佛教;但另一方面,从学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援佛入”发展新学,并将它最终落实到封建伦理道德上,为封建统治服务。  相似文献   
62.
本文认为《诗品》中存在着阳刚与阴柔两种审美趣味之间的张力,指出这种审美张力的深层结构是崇济世思想与崇禅道遁世思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阐明了产生审美张力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最后对《诗品》中的张力美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3.
本文依据道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论述中国古典哲学折射的绿色意蕴。  相似文献   
64.
王安石援道入思想体系,表现在体用合一、本末兼备的道论,无善无恶、性情合一的性论,万物废兴、自外在我的命论三个方面。王安石的学思想体系达到了当时理论思维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65.
孙琪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43-47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突出贡献即在于它所阐发的道美学思想的会通.徐氏以"心的文化"为前提、背景和哲学基础,对、道艺术精神展开诠释.分析、提炼徐氏关于、道艺术精神之会通的观点,有利于总结、道两家在人格修养、工夫、境界、为人生而艺术四个方面的相通相和.  相似文献   
66.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3,16(4):25-28
晚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引起了士人价值现、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改变,出现了逃禅归隐、弃从商、纵欲享乐之风。这不仅表现了封建秩序已遭到严重冲击,也反映出士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67.
在社会发生转型的春秋晚期与战国时期,政治是先秦诸子不得不直面的重大问题。在这当中,法两家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注最令人瞩目,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与哲学理论。作为各自学派集大成者的荀子和韩非,在法思想构成互补关系的战国晚期,具有可比较的价值与意义。道德是否具有工具性,能否作为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是荀韩共同关注的问题,并因立场的差异而使荀韩政治哲学思想分别呈现出道德于政治领域的弱化和政治的去道德化两种理论倾向与特征。这种既有继承又有推进的复杂关系,充分彰显了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由周制向秦制嬗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68.
韩星 《唐都学刊》2004,20(3):90-93
大陆"教是教"说的提出引发了关于学是否为宗教问题的长期争论,有必要对其观点和学理进行宏观的审视和客观的评价。大陆教派一是受西方学者研究教的影响,以西方近代科学主义的理路判释教,以西方宗教来比附教;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及其长期的浸润下,以二元对抗思维指导学术研究,使教研究步入误区;三是在西方实体主义的影响下,以教为中国文化的本质存在,并把教对象化、断裂化、抽象化、绝对化。  相似文献   
69.
孙天竺 《理论界》2005,(4):32-33
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家和法家,两者结合,以阴法阳的形式体现出来,维系着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社会。人性作为家思想的基本问题,决定了专制思想脉络,从人性入手,可以剖析思想核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70.
走近新加坡     
恭望 《社科纵横》2005,20(1):180
文章对新加波的经济、社会、文化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