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阐述《殷契粹编》的成书和学术价值;郭沫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普及甲骨学的奠基作。  相似文献   
12.
滴水不漏     
谢志强 《领导文萃》2014,(19):127-129
正掌管国库的大臣行为可疑,他每天傍晚都要进宅院的一间耳房一次。开锁、闭门、关锁。其间待在耳房里究竟干了什么,无人知晓。王宫上下,已传得沸沸扬扬,说是老鼠管谷仓,猜测那房间里必定装满了他侵吞国库的财宝。甚至越传越具体,金银玉器堆放其中。反正,说得有鼻子有眼。掌管国库的大臣平素跟其他大臣保持着距离,不近不远,不即不离。大臣们很忌妒。传言出自国王的一位宠臣,他想取而代之,掌管国  相似文献   
13.
论先秦时期的儒家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以“先王之乐”为“正”,民间音乐(郑卫之声)为“淫”,主张教民以“正乐”,使民为顺民,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儒家思想申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建构儒家崇拜谱系, 《荀子·儒效》 在历代先王中寻找资源, 塑造 大儒 偶像, 以曾经的圣君为最好的取法对象, 以礼义为儒者最高的学术追求。 其对战国时期儒之流品 雅儒 俗儒 基本现状的记载, 反衬出 大儒 的超越性———真正能够践行仁道理想的, 唯有 大儒。 大儒 法后王, 既遵从后王之道, 又效法先王之功, 以今持古; 既立足当下, 又敢于对现实加以改造。 如此 大儒之效 显然难以达到, 非圣人莫之能为。 即便是孔子, 因为其只有立言、 立德而无立功, 就被排除在事功大儒的崇拜系统之外。 而把天子、 三公归为 大儒, 则有利于为儒家培养后备力量, 推进儒家队伍官僚化、 官僚队伍儒家化, 在理论上为后世官学一体、 道统涵摄政统奠基。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在北宋神宗朝主理国家政治之时,在政治上厉行新法,在经学上力倡新学,两个“新”字当中包含着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多方面内涵。王安石的变法革新与经典诠释之间的联系,不仅通过其对《周礼》的认识和解说得到体现,更与王安石本人的“先王”意识及古典理想主义结合起来。王安石变法与《周礼》一书的真实联系,以及他是如何以《周礼》为依据而进行具体变法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加以探究的。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孔子说:"仁通难道离得很远吗?我要仁,仁就来了。"我就是我,依附在我的身体之上,得以日日相伴,但是,我真的就离得那么近吗?你对着镜子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就其他三个曾经并称为文明古国,但如今已经消失了的国度而言,中国的存在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特殊性的。文化的传承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和谐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是其文化得以传承下来的一个主要因素。探讨中国先贤们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借此来反思现如今人与自然关系的尴尬境地;探究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关联性,思考“法先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逸周书》中的《皇门》一篇,虽然文字讹脱现象严重,但是清代学者已经认识到它的价值,比如朱右曾即认为此篇大似今文尚书,非伪古文所能仿佛。④清华简《皇门》作为战国时期的写本,使我们对这一点看得更加清楚。篇中很多语句可以与《诗》、《书》、金文对照,足以加深对简文的理解。整理者在注释中已经列举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卷三五《崔浩传》载:"浩既不信佛、道,(崔)模深所归向,每虽粪土之中,礼拜形象。"其于"佛道"之间加顿号,意谓崔浩不信佛教和道教。崔浩仇视佛教,《魏书》本传载:"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此外,崔浩也曾诋辱道教经典,《魏书》本传载:(崔浩)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书,以乱先王  相似文献   
20.
《左传·庄公十九年》载:"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遂伐黄,败黄师于碏陵。还,及湫,有疾。夏六月庚申,卒。鬻拳葬诸夕室,亦自杀也,而葬于绖皇。"杜预注:"夕室,地名。绖皇,冢前阙。"《释文》曰:"夕,朝夕之夕。"这里的"楚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