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27篇
劳动科学   133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173篇
丛书文集   814篇
理论方法论   206篇
综合类   1368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特大型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上海作为外来人口规模庞大的特大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新二元结构",既要积极改善来沪人员的公共服务,促进符合条件的来沪人员不断融入上海,又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防止"城市病"。  相似文献   
42.
当前,发展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战略,正逐渐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重视,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纷纷采用满意度评估、质量控制和服务宪章等方式来推动公共部门改革。文章分析了持续改进公共服务质量这一亚洲国家改革的新动向,指出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在推行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的共性正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凸显。文章认为,我国在推动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上已经迈出了步伐,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在未来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持续改进公共服务质量作为新的战略与策略,应该纳入到改革议程中来。  相似文献   
43.
通过分析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其对农村贫困地区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影响与意义,深度解读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带来的严重后果与影响,并针对这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对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4.
有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服务限制差距,是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目标,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然而,均等化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制于"福利刚性"作用,因此只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外在因素方面,则应客观审视均等化与市场效率的相互替代效应,以及区域差距和城乡人口结构对均等化的制约作用。中国现阶段只能追求有限的均等化,并努力在"均等化"与"差别性"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5.
陈文博 《东南学术》2012,(1):113-121
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目前我国完整的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尚未形成。本文介绍英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及其经验,以为推进我国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6.
藏品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和自然标本,作为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为博物馆开展收藏保管、陈列宣传、科学研究、教育服务等业务活动提供保障。藏品是人类与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实物见证,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真实反应事物面貌,是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原始实物资料。博物馆通过对藏品的保护、研究、宣教等业务活动来连接群众,而藏品又把各项业务活动有机联系到一起,起到桥梁的作用,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实现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7.
《江西社会科学》2016,(5):229-236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合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合同管理过程的环节,可以将地方政府合同管理能力划分为合同战略规划能力、合同文本管理能力、合同关系协调能力、合同监督管理能力、合同评估反馈能力五个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全面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合同管理能力遇到的困境,探寻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48.
潘允康 《城市》2012,(1):3-8
民生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社会福利实现的状况.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是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首要问题.一、民生问题的政治解读(一)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要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宗旨时说:"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49.
为书写温江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成都市温江区人社局全面巩固拓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人社系统“十三五”期间成果,统筹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50.
法团主义被广泛用于分析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该模型突出了国家对体制外社会组织的敌视态度,强调了国家与在不同程度上作为行政机关延伸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共生关系。该体制的一般政策要求是限制公民社会的自主性,使其保持为行政机关的附属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市场化和社会重构带来了中国法团主义实践的新变化。首先,多元社会和混合价值体系的出现,削弱了国家作为社会合法性的垄断拥有者的地位。同时,面对日益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