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1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969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156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3373篇
社会学   422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几年来南京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要克服许多不足,不断开拓进取,为此必质要充分提高全社会对建立信用体系的自觉认识,进一步明确信用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泛的公正,并以此促进效率的提高,而尤为重要的是要准确确立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培育全社会的信用理念.  相似文献   
32.
强调公平和效率优先历来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和一个健康的社会应提供两种阶值取向同时存在、进行辩论的自由空间,建立体现两种价值取向的市场经济机制和民主政治机制,培育兼容这两种价值取向、维护这两大机制的文化土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3.
试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的内涵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搞清楚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确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结果公平的分配范式.在分配中,防止平均主义,保持合理差距,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4.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很重.从焦作实际出发,5年来,我们立足实践,制度创新,以会计建账监管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建立财政综合改革的操作平台和服务体系,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财税监督、非税收入统一管理、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综合改革,收到明显效果,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南方周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起全国关注.焦作市财政局被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5.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振臂呼吁:国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6.
“社会转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解释性概念,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社会转型”所要表达的是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实现的历史性跃迁。在“社会转型”的理论视阈中,作者认为,制度伦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伦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既关系到当前中国制度变革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同时又成为社会伦理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伦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社会转型时期制度的合理秩序,促进社会转型时期制度的和谐发展和良好循环。基于如上认识,本文分析了制度和制度伦理的基本含义,阐释了制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探讨了转型时期社会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制度伦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我国是一个拥有 5 6个民族 ,其中 5 5个为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区域占全国 6 4 % ,人口超过 1亿 ,操 80多种语言 ,用 39种文字。由于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且分布广 ,其生产与经营活动范围大 ,所以 ,汉语自然成为各民族的族际语。随着各民族的频繁交流和相互依赖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形成了“民汉兼通”的双语社会形式 ,也因此建立了以实施双语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体系是整个国家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虽然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教学生 ,但是教授的内容、评价的标准、选拔的形式 ,即课程和考试的标准却是统一的。从各个地区的中考和高考的情况看 ,少数民族学生被淘汰的比例远远高于汉族学生。许多研究也证明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有困难 ,甚至跟不上学习进度 ,辍学率较高。许多专家经过研究后归纳出了多种原因 :或是智商问题 ;或是人口素质问题 ;或是经验与文化上的冲突 ;或是对学校教育的不适应 ;或是经济贫困等原因。这些原因都有一定道理 ,但有一个根本的问题 ,即应当从教育公平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8.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由于成长起来但并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身的因素及仍然发生作用的并未根本改变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而突显,社会公正问题尤其受到各界的关注,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公正问题的社会调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9.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