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970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157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3373篇
社会学   422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92.
加拿大以实现了全民医疗而著称,本文以公平为视角,首先界定什么是公平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进而考察加拿大医疗卫生政策的早期状况、全民医疗的建立过程,并具体介绍了《加拿大健康法案》的颁布以及该法案确立的加拿大医疗卫生政策的目标、五项准则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加拿大医疗卫生政策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公平为理念;二是责任政府保障公平;三是适当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法律的意的识程度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我国也全面进入了法制社会。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支撑,而民商法又是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之一。因此,如何做到公平、高效率的对民商法的价值取向进行实施和分析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94.
在家上学现象是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教育公平问题的新呈现,并负载个人教育选择的不合法、退出选择风险的不可规避、自利遮蔽的教育不公三方面冲突。建立适应个性发展的合法化柔性教育体系,更加关注个体、个人、自由个性的发展,积极化解冲突,才能进一步实现适应个性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5.
96.
公平与效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主题,研究两者的关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公平与效率提出的背景、含义、学术界存在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几方面,分析其对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邵勖  许超 《统计与决策》2016,(5):114-117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惩罚分位数回归的估计方法,选取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就业公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就业保护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向效应”,稳定就业占比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效应”;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U型趋势,稳定就业占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8.
[摘要]“多民族背景”是民族自治地方在法治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行使法律变通权,将民族关系问题纳入法治轨道,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一个正当有效的制度平台和维护机制,推动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局面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为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公民平等实现其法律权利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立法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权的根本目的。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协商决策机制,建构协商司法模式,妥善处理不同民族习惯法之关系、国家法与习惯法之关系,有效开展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工作,是改善民族自治地方法治现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9.
高等教育的收益内化效应和外部效应使其具备了私人产品属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的双重特征。前者对效率的驱动与后者对公平的诉求形成的逻辑悖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价值判断,在西方自由主义向福利制度转变的实践中具有趋向统一性。高等教育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根本路径在于其价值观的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在批判封建制思想的过程中,认为阶级社会是一个极其伪善的社会形态,要实现真正、全面地和谐共生,切实解决社会突出矛盾,马克思早期对和谐社会思想的探究,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