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如何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公共资产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透过分析香港领汇基金上市事件,引出PPP模式的公私合作制,分析对我国政府管理公共资产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2.
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经历急剧发展后迅速步入衰退期的现实,以义利关系、诚信文化、政府经济伦理为研究方法,以求找到治理民营企业衰退的伦理之策。通过研究可知,加强民营企业及政府的经济伦理与相应制度建设,是有效阻止民营企业衰退的内生与外生力量。  相似文献   
63.
义利之辩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探讨价值观问题的基本线索,在“义”与“利”的博弈中产生了各家互不相同的义利观.汉武帝对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使儒家义利观独具一尊,“重义轻利”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晚清时期,中国社会遭逢重大变局,社会历史条件的转换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重义轻利的道德追求已不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不再囿于传统义利观中“义大于利”或“利重于义”的空疏论辩,主张把义理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义理经济”合一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64.
在传统社会中,颂扬个人利益为主的公私利益关系理论如昙花一现,很快便被淹没在更为强大的公利至上的理论批判之中。作为伊壁鸠鲁快乐论的批判者,西塞罗坚持认为享乐的观念是卑微的,而追求享乐就是将道德生活建立在一个非常有限的、与感官连在一起的原则之上,这样的话,伦理学的终极意义就将消解。所以,作为斯多葛学派思想的传播者,西塞罗在个体德性论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他的义利和谐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65.
66.
本文引入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义利观对企业公民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公民实践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企业行为的义利二重性,然后构建企业公民行为的义利模型,提出企业公民行为是企业内部义利选择和这种选择影响下内外利益权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与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合作是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普遍共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行政化供给、市场化供给和社会化供给三大类七种模式,各种模式的特色和应用领域各不相同。实践表明,政府本身的认识和能力已成为制约公共服务供给成效的关键因素。由于各地农村的差异,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以下困境:服务目标上,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供给主体上,政府缺位、市场参与动力不足和社会组织不成熟;供给方式上,难以有效开展公私合作;供给机制上,难以协调公共性与逐利性。为摆脱困境,政府主导下公私合作是必然趋势,政府要兼顾公平与效率,规范自行行为、完善市场建设,处理好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与监管关系,注重引导和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8.
侨易是石黑一雄文学创作的文化隐喻。在石黑一雄的侨易书写中,通过描绘英国孤儿侨居上海的身世之谜、克隆人寄宿人间的伦理之殇、不列颠和撒克逊民族间侨动的战争之灾等跨文化冲突,揭示出地理位移是造成文化变动之因,和而不同、互为彼此的间性文化交易则是消弭侨易困境的恒常之道。石黑一雄在全球故事讲述中创生的三重侨易价值维度,即和合共生身份观、义利统一伦理观、互助一体民族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理念相契合。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生动例证,石黑一雄从他者共鸣的文化立场呼应、印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当代人类共同的理想设计与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69.
在政府主导的公私合作制(PPP)项目建设运营中,考虑将PPP项目中私人部门生者剩余的部分比例纳入社会总福利水平的计算,分别从高需求、中等需求和低需求3种不同的市场需求状态出发研究公共品供给市场上的定价机制,通过分析由于政府价格规制区间而导致的公私部门之间定价权配置的差异,公私不同主体追求不同的效益最大化,得到不同市场需...  相似文献   
70.
中国古代伦理史上的义利之辨历时长久,在为人熟知的重义轻利的儒家和重利轻义的法家之外,有主张义利统一的流派:墨家的义利相合论;西汉司马迁、东汉王充和桓潭等人的义以利生论;宋代李觏、陈亮、叶适、王安石、清初颜元等人的义利并重论。梳理把握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义利统一流派的基本构成,可以对其理论价值及其异同进一步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