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0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28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对广州市区绿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人地共生规律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认为:本区绿化质量下降,覆盖率编低、种类减少,结构简单,类型单一。绿地分布不均匀,新城区优于老城区,丘陵台地优于平原地区,而且大量集中在城区北、东北面。绿地面积、质量、分布特征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论赛珍珠非小说作品中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赛珍珠是一位精力充沛因而多产的作家。除创作出成功改变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小说,她也写过许多非小说作品,发表大量的演讲辞。这些作品在精神上与她的小说创作的宗旨是吻合的,它们体现了她毕生所倡导的差异共存和互相尊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生态位理论研究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以及战略联盟企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结果表明战略联盟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可以实现互惠共生,协同发展。当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可以通过生态位的相对分离,减少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同时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实现竞争力的整合和战略联盟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在单极与多极之间:中国外交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国际格局,是指世界多个力量中心同时并存,相互消长,但是美国谋求世界单极目标和多极化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推动和谐世界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国外交所扮演的角色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单极和多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世界的和谐共存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5.
16.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蕴含着共生思想,然而在学界鲜见对其核心本质的探讨。文章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共生思想进行梳理和探讨,首先介绍共生思想的发源和基本内涵,然后梳理该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体现,最后探讨和评析该思想对认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型的重要意义及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乡地域共生状态发生的蜕变与更迭,通过对共生理念概念的解析,研究新时代社会共生秩序的构建策略。研究认为,共生秩序构建中存在社会认同有待加强、价值动力有待提升、公共供给阶层性差异矛盾需要缓解等挑战; 构建和创新共生秩序,需要保持人情秩序、法治秩序的现代化适应与更新,推动人情秩序向制度规范领域发展,利用法律形式的正义确定社会群体的权利关系,以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原则所构成的位阶秩序来引导社会共生秩序建构,位阶秩序全链接、多价标的流程成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秩序良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秩序新构造。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联盟共生理论及其特征为基础,通过对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创新运行模式、运行条件和运行过程进行阐述及分析,力图寻求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规律,并分别从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协调保障机制以及技术扩散机制等方面剖析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创新合作系统运行利益最大化提供重要条件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自提出以后很快成为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融合教育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融合主体的接纳态度与行动支持、教师专业能力与合作意识、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资源投入与共享等方面仍然面临困境。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融合教育困境进行理论反思,提出构建融合共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调整课程与教学、完善资源配置等建议,以期为推进融合教育、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问题是有关环境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全面而系统的公民环境教育目标谱系应该包含知识、技能、意识、伦理、行为、评价与建议以及意愿等七个维度。而七个维度目标之间的互利共生是公民环境教育层次提升、效果提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