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693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以顾瑛为核心的玉山草堂雅集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雅集,学界虽不乏相关研究成果,但对相关诗序文献均未给予重视。文中从诗序这一独特视角对顾瑛玉山雅集进行观照,以拓展、加深对其认知:以诗序为据,梳理历次玉山雅集活动系年、场所、人员及主要活动内容;玉山雅集诸方面超越前代,分韵赋诗是玉山雅集文学活动的核心形制;玉山雅集诗序是折射元末文人心态及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2.
笔者在研读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在无法使译文自然押韵的情况下采用的权宜之计和强行的押韵策略,并从语言、句子表达、风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些权宜之计和押韵策略对译文的影响。进而以整个译本的质量来论证这些强行的押韵策略只是给译文披上了漂亮的押韵外衣,而译诗在本质上却无法称得上是自然、地道、不折不扣的英语诗。押韵俨然成了译者独创性的陷阱,译者愈想创新,采用权宜之法,离其所制定的翻译原则愈远。  相似文献   
33.
郑张尚芳、许宝华、潘悟云等认为上古汉语二等有r介音,r在演化过程中变为,再变为,在此基础上或变为i,或变为u。客家话口语土俗词中找出5个字的考证:梗kuang3(菜梗),坑khua3(大窟窿),庚kua1(饱满、充实),杏fa1(huang1,见于"杏红"一词),赫fak7(huak7,向上挑起)存在着读u介音的层次,可作为这个构拟的旁证。  相似文献   
34.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35.
起承转合,关于诗文的意蕴结构或曰章法的这一术语,也可以用来概括诗歌的押韵规律.在诗歌的各种韵式中,起承转合这一韵式有着独特的优势,至今葆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6.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图》三本韵书的韵图做以比较。主要以观察韵书的韵图为主,据图描述韵书的主要特点,比较韵书的列图形式、声母排列、术语,总结切韵系韵书韵图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7.
江有诰被誉为清代古音学的巨星,《诗经韵读》是江氏研究上古音的核心材料,其中包含着江氏诸多古音学理论。以《诗经韵读》体例为依据,采用内部互证法,对江氏《诗经韵读》进行校勘,发现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韵脚字漏圈或误圈;个别字因形近而错误;个别韵脚字的归部标识有误。  相似文献   
38.
刘章 《中华魂》2013,(1):64-64
春到人间芳草生,长柔短健沐微风。天然动态天然韵,双目留连两耳听。  相似文献   
39.
徐远水 《老友》2013,(11):49-49
本文接上期继续谈谈格律诗的特点。 (二)用韵:古人押韵是按韵书来押的。韵书是由朝廷颁布,南宋时出现的《平水韵》,又称《诗韵》,就是一部这样性质的韵书。律诗(包括律绝)一般用平声韵,不用仄声韵。  相似文献   
40.
19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新诗创作出现了注重音节和诗艺探究的倾向.言语声调的注意、句法句式的旋律感发现、情景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新诗在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中凸显了自己的形制规范.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探究和考察,对于认识新诗传统和当代诗歌的发展趋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