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3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01.
1949年11月下旬,刘邓大军的二野从南线迅速解放了重庆等地,完成了迂回包围残敌的部署。贺龙指挥的十八兵团从北线解放了陕南和川北,  相似文献   
102.
以歌谣作为创作资源,曾在现代诗歌诞生期产生重要影响,并贯穿现代诗歌的历史。当然,对歌谣的倚重同样还与诗人的性格、偏好有关。这里,主要通过分析新诗诞生期重要诗人刘半农的诗人心态和创作路向进入这一命题。在涉及生平的基础、写实的追求、形式的实践和语言的权利共4方面内容之后,歌谣与新诗之间的种种关系、价值得失,正以纵向历史和横向个案的言说方式,得以丰富而具体的言说。  相似文献   
103.
子才  余力 《中华魂》2013,(11):54-56
一 在云贵高原上,颇受读者青睐的《滇南大追歼》《八千里路追穷寇》《十二座山峰》三部书,是跟随刘邓大军南下的干部、原云南宜良县党校校长王永春离休后写成的。其特色是突出主旋律,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荣传统和中华民族爱同主义的浩然正气,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决策与信息》2009,(8):48-49
2009年3月,曾参与多个海外著名智库发展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下称国经中心)理事长曾培炎亲邀,成为了国经中心8名执行副理事长之一。  相似文献   
105.
刘呐鸥是中国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他最先从日本引进新感觉派 ,其小说创作有与日本新感觉派相同的特征 ,如表现悲观、虚无、寂寞的世纪末情绪 ;崇尚主观、表现自我、尊重感觉生活 ;表现现代都市机械化生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但刘呐鸥的小说缺乏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象征性、乡土气息和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6.
隋末唐初,天下变乱,代北地区产生了以刘武周为首的地方武装势力。此一势力先后与稽胡和突厥结成了战时利益共同体,成为雄踞代北的一大割据势力,其所作所为在客观上推进了李唐王朝取代隋杨政权的门阀政治集团的更迭。  相似文献   
107.
唐韦绚所撰的《刘宾客嘉话录》是唐代笔记小说中价值较为突出的一种,所涉内容较为广泛,国朝文人剧谈、卿相新语、朝廷政事、经籍诂训及趣闻佚事无所不收,这给我们研究刘禹锡及中唐政治、思想、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该书文学史料价值尤高,书中所记诗文评论和文人轶事,对研究刘禹锡的诗文主张和中唐文坛动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所收的佚文佚句,又可以为后世的辑佚提供佐助。  相似文献   
108.
孟红 《中华魂》2015,(2):42-46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工作了整整10年,参与领导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各项事业,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精神。鉴于有关他在太行根据地的大战略、大行动、大成就等方面,已经多有专门研究文章披露,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他在此期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小情和细节故事,充分展现他情系百姓疾苦、与根据地群众鱼水情深的感人一面和崇高风范。"应该给群众赔情道歉"抗战初期的一天,邓小平要到延安开会,担任他马夫的王兴芳为  相似文献   
109.
<红楼梦>里安排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用意何在?而且为什么安排了三次?这是曹雪芹独具匠心的地方.通过刘姥姥的三次不同的见闻在读者面前展示一幅贾府由盛转衰的图画,揭示封建社会的寄生性、腐朽性.  相似文献   
110.
刘永济在批判继承前人《天问》研究的基础上,以圆融通博的学术积淀和阙疑存异的适度解读,以及知人论世、“了解同情”的研究态度与方法,为《天问》研究的持续推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