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朱彝尊是清代诗词大家,浙西词派的初祖。他的词,据《曝书亭集》(康熙四十七年刊本)所收,共一百九十七调,五百一十五首。本文拟就是《蕃锦集》与唐诗的渊源谈谈自己的心得,以就教于方家。 《蕃锦集》共收词一百零九首,全部是采融唐人诗句的集句词。一般都具有“脱口而出,运用自如,无凑泊之痕,有生动之趣”(邹祗谟《远志斋词衷》引)的特色。尽管采融词句入词的写作方法,宋、明以来已有王安石、苏轼以及刘基等人为之,而数量多达百余首  相似文献   
22.
刘长卿与佛教关系密切,佛教思想贯穿其一生,随着他仕途的坎坷而不断加深,对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23.
经过穷尽式考察,归纳刘长卿近体诗用韵共二十五部,并说明刘诗的用韵特点。同时,从音韵学的角度,对不同版本刘长卿近体诗的用韵字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24.
刘长卿曾自称为“五言长城”。“五言长城”究竟指什么,历来说法不 一。一般人认为指五言中的长篇,也有人认为指五言中的短篇,即五言近体。实际上, “五言长城”应该理解为刘长卿对它的偏爱、实际创作数量的众多以及对其五言诗价值和艺 术成就的倚重。  相似文献   
25.
中唐是文人词兴起的重要阶段,中唐词坛上几位词人都有过贬谪经历。刘长卿的《谪仙怨》是词体中贬谪题材的开山之作;刘禹锡的贬谪词表现了他贬谪后悲怆、反思和自信交融的复杂心情;白居易的贬谪词于悲伤基调之外另有重回富贵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贬谪前后思想的变化。这些贬谪词是唐宋词贬谪题材的重要开端,为两宋贬谪词的兴盛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6.
赵银芳 《船山学刊》2010,(2):112-115
关于刘长卿的事迹,大都认为《新唐书·艺文志》中贬谪一次的记载有失偏颇,学界以史实及刘诗为依据考证出刘长卿曾两次被贬官:至德三年(758)正月摄海盐县令,不久因事系狱,随后被贬南巴;大历十一年秋,被贬为睦州司马。贬谪给刘长卿带来巨大伤害和痛苦,共耗费其约16年的光阴。刘长卿的贬谪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专制制度的决定作用,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润,盛中唐之交官场黑暗、文人不受重视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7.
【新浪历史】打开电视机,只要有古装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的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臣妾这个词的滥用。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  相似文献   
28.
方雪梅 《老年人》2014,(12):37-38
正在唐代诗人中,刘长卿算是与湖南渊源颇深的一位。他的足迹,先后留驻在岳州(今岳阳)、衡阳、郴州、永州、长沙等地,可谓踏遍三湘四水。而旧时的潇湘胜迹,也在他众多的诗文中风华永存。刘长卿(约710~791),字文房,祖籍安徽,后迁居河南洛阳。关于他的生平一直没有明确考证,甚至《旧唐书》和《新唐书》皆无其传记。一般认为其生年在710~725年左右,卒于789~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相似文献   
29.
在长沙古城中,在那条一千多年间延续为闹市的古太平街里,有一个小巧幽谧的庭院,可以寄托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的敬仰之情。我也在很多个晨昏,叩开那扇西汉之门,重温那个时代真名士的人文生态。在很多个留驻过长沙的迁客骚人中,只有一位——贾谊,被后人将他的名号与长沙联结在了一起。洛阳孟津人贾谊,被称为"贾长沙",首先是因为他曾迁谪长沙,其次,还因为他所撰写的代表作《鵩鸟赋》等都是在长沙完成的。无数次在太平街的石板路上游走,总想像着,在那幽  相似文献   
30.
刘长卿坎坷的人生遭际与唐代社会“三教调和”和唐代文人“周流三教”的时代潮流相契合 ,在人生与艺术的两个层面上相互浸润并积淀为浓郁的“宗教情怀” ,促成其诗歌澹泊空灵、清幽闲雅艺术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