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04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管理学   7825篇
劳动科学   1327篇
民族学   596篇
人才学   1245篇
人口学   449篇
丛书文集   12411篇
理论方法论   2857篇
综合类   18949篇
社会学   2420篇
统计学   1686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797篇
  2020年   756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1387篇
  2014年   3288篇
  2013年   2656篇
  2012年   2994篇
  2011年   3435篇
  2010年   3232篇
  2009年   3406篇
  2008年   3888篇
  2007年   3073篇
  2006年   2647篇
  2005年   2856篇
  2004年   3001篇
  2003年   2727篇
  2002年   1965篇
  2001年   1583篇
  2000年   1198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虞乐 《办公室业务》2020,(3):176-177
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仅对于图书馆自身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实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帮助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如何提高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度展开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2.
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湖南湘西土地流转的数量和速度不断增长,呈现出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主体多元化的特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土地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相矛盾、流转承包权益低、流转纠纷多、土地流转"非粮化"的问题。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样流转形式;加强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规范流转程序,严格监管;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并健全农村社保制度。  相似文献   
33.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祖国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过硬的高端人才的保证,也是体现高校办学理念、育人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制度建设体系,这也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文章对学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校学风建设在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4.
35.
36.
保甲制度是清王朝维护广大乡村社会秩序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州县政府职能在州县以下广大乡村地区的延伸和补充。但是清朝并没有制定一部关于保甲制度的专门性法规,相关的规定散见于谕旨、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及事例、则例、省例等不同等级效力的法律渊源之中。这些规定在清朝历代皇帝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不断修订补充并督促官员实力奉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适应不断变化的基层社会现实,形成了一个遍布各地的治安网络,对清代延续二百六十余年的全国统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以一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田野观察对象,发现当地妇女的社会性别表达具有明显的当地特点,宗教信仰、生计模式、传统文化、人生仪礼等形塑和建构了本地性别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以及人们对现代性的想像,可能会超越传统的宗教、习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可能重新建构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仪礼规范。这种变化不只表明社会性别深深地嵌在当地独特的文化与制度之中,也会随着制度与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得到调整和重构。  相似文献   
38.
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公共预算,通过预算硬约束规范地方政府发债、用债和还债行为,已取得理论上的共识。《预算法》规范地方债的重心应是地方政府债务收支行为,重新认识预算平衡,赋予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举债的适当空间,将地方债收入和支出纳入现有预算体系,建立以偿债资金来源收入和偿债支出为内容的地方债复式预算,并将地方债收支纳入预算草案中予以编制。地方债预算议案应经过本级人大和中央的双重审批,通过审批的地方债预算法案即成为地方政府发债、用债和还债的具体授权规范,以地方债预算法案的法律效力和法律责任制度抑制地方发债冲动并对地方债收支行为予以监督。如此方使地方政府发债有序,实现地方债预算的全面、规范、公开和透明。  相似文献   
39.
40.
宋代是官员回避制度的成熟时期。宋代回避制度对官员有着严格的限制,从官员科举入仕到任职期间的人事调动和任免等都给予了明确规定,其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科举回避。宋仁宗时期,科举回避制度得到发展;南宋时期,明确规定参加科举考试之人要回避在当地为官的亲属等人,而且对各地的解额也做出了严格规定,完善了回避制度;宋孝宗时正式将科举回避的规定写入省试条法之内。二是籍贯回避。宋太宗时期,下诏登记官员户籍,开始实行籍贯回避制度;宋真宗时期,针对特殊的地域状况,放松了对官员任官籍贯的限制;宋神宗时期,规定不得任用本地人为官,以免出现割据作乱的情况;南宋时期,为解决大批南迁官员的人事任用问题,重申籍贯回避制度。三是亲属回避。宋真宗时期,规定经略安抚司和监司等官,在同一个地方任官者须避亲。宋朝荐举人才时,也须回避亲属。四是同年回避。宋朝建立之初,司法案件的检查、勘验者与审判者,如果是科举同年的关系,需要回避。宋真宗时期,朝廷又规定:司法官员只须回避同年同科者,同年不同科者不在回避的范围之内;随后,又取消了既是同年又是同科及第官员互相回避的规定。五是司法回避。宋神宗时期,回避制度的范围有所扩大,实行了司法回避,南宋时期司法回避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六是同僚不和回避。宋神宗时期,同僚不和也在回避的范围之内。宋朝官员回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对澄清吏治和减少腐败也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受到皇权和权臣的影响,其执行难以尽善尽美,也没有改变宋代吏治腐败混乱的局面。宋代官员回避制度对今天的人事任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发挥回避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