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274篇
劳动科学   143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204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1033篇
理论方法论   368篇
综合类   2377篇
社会学   486篇
统计学   53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42.
无论进行西部大开发,还是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首要问题是找出落后原因.而将两者原因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各自落后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避免在寻求发展思路,制定政策时出现盲同现象.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赖于人才的保障和智力的支撑。从新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省内人才资源的潜在优势和现实问题,比较了人才观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本质区别,指出黑龙江省能否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在于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地方性竞争优势的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44.
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不断重复着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发展怪圈。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单靠孤立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已经不能跟上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促进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正> 汽车制造业做为一国工业的支柱产业,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甚至有“谁掌握了汽车,谁就掌握了世界的经济”之说。 本世纪上半叶,世界汽车工业尤以欧洲和荚国为龙头,无论是品种、产量、技术性能等,均是其它国家和地区无法与之抗衡的。而欧洲的汽车生产又以德国、法国、意大利最  相似文献   
46.
近来,台湾经济放缓,失业率更是升至战后最高点,有些台湾民众将其归因于台湾对大陆的大量投资,并因此而要求台湾当局限制对大陆的投资,这是错误的。大量事实证明,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对两岸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199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比1998年增长87.13%.这一发明专利高增长的基本原因是投资日益转向电子电气设备和运输设备等高创新率的技术产业.因而,确定技术创新的核心产业,将加快中国技术创新的速度,并使中国的技术创新方向迅速融入到全球的主流技术产业中.  相似文献   
48.
为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结合,促进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与辽宁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树立学校在辽宁省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学校于2004年下学期启动实施了“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考察工程”。该工程为学校所确立的“辽宁三大古文化板块价值考察工程”之一。一、考察工程的确立根据满族是崛起于17世纪初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满族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民族:她推展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大黄金时代,形成了中…  相似文献   
49.
牛汝极教授,汉族,1958年12月生于新疆石河子,1986年新疆大学突厥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2003年获法国高等研究试验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50.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5):60-60
“广西茶业的发展起步晚,规模小,眼别的茶业大省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云南‘普洱茶’、福建‘大红袍’、安徽‘黄山毛峰’、浙江‘龙井’……广西因没有叫得响的名茶作为代表,几乎淹没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但茶叶是广西的重要农产品,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花茶产地,凌云县有西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对广西茶业的现状,南宁茶业商会会长、南宁绿野茶业公司董事长察家雄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