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91.
作为阅读主体的阅读者与阅读对象,最积极并具有创见的视觉阅读活动,都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阅读对象进行复制与再现;这就是主客体间天然的一种距离,恰恰这一距离造就了整个艺术创造过程。就电视文艺晚会来说,晚会编导对节目材料与观看者之间的“误读”与距离的认知程度和调节程度,就决定了节目材料视觉效果和剧场效果。  相似文献   
92.
陈爱国 《天府新论》2007,(4):139-142
针对具体的剧目剧本、演员表演、观众层次等条件,艺术生产者必须善于设计、创造一定的演出空间。从总体上看,戏剧元素无论如何增减,戏剧演出总得需要一个物质载体系统,包括表演场地、观看区、上下场通道、基本道具、布景、灯光、音响、舞台机械、肢体表演技巧和调度方法等部分和层次。随着舞台艺术的综合发展,这些空间性载体分支系统越来越细密化、精致化,各部分以“有用”、“美化”的名义,在戏剧演出中承担不同的职责和功能。戏剧生产者所能做的,是针对具体情形和资源,对这些空间元素进行加减、改换、变异、组接,通过一些具有生活阐释力和视觉吸引力的形式手段,复现所设定的意态性演出空间。  相似文献   
93.
《窦娥冤》是追求剧场均衡性的典范。窦娥的多重性格内涵,成了本剧各种人物性格表征的参照系。她先是孤女,属于潘金莲类型的女性;再是义女,选择舍生取义的方式对待生命;三是女囚,以正面形象演绎了女性囚徒的受刑过程,尤其剧情中出现了女囚裸体受极刑的场景,展示了人类野蛮暴力和性感暗示力组合后惊人的剧场冲击力。窦娥多重性格不仅强力地推进了戏剧情节,还深度刺激了剧场的视觉形式和综合氛围。窦娥身上所体现的诸多种类的剧场性元素,播扬出了别具剧场学意义与价值的戏剧风韵,而窦娥独特的戏剧身份,在高扬人民性的时代,对所谓样板戏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定性和定型,起过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
1960~70年代的中国和美国剧场,同时出现了宗教化倾向。具体内容为:一,对西方启蒙主义所建立起来的理性主义传统持否定态度,用非理性或信仰来取代理性;二,反对个人主义,强调用仪式与信仰来消解个体;三,戏剧的意义突破其美学诉求而进入政治与社会领域,成为试图拯救人,拯救世界的工具。本文从这几点内容出发,辨析两种不同剧场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各自的内涵。试图通过平行研究的方法,加深对两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
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兴盛,除了世纪交替时期的社会时代原因和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自身需要之外,还得力于一批新式剧场的出现.笑舞台作为文明新戏运动后期出现的以专演新剧著称的剧场,为后期文明戏的生存发展作了最后的坚守,为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它也见证了后期文明戏由盛至衰的整个全过程,从它的变迁和演剧活动,可以折射出后期文明戏的发展演变和生存状况.从第一手资料入手作历史的考察,可以从模糊的历史镜像中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笑舞台.  相似文献   
96.
《金陵瞭望》2009,(22):34-35
利纳雷斯国际象棋超级大赛诞生于西班牙南部小城利纳雷斯,至今已举办31届,由政府出资举办时间为每年的2月,素有“国际象棋的温布尔顿”之称,是国际象棋界水平最高的传统赛事之一。利纳雷斯是一个欧洲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交融的地方.众所周知,这两种文明都与国际象棋有关,于是孕育了别样的城市风情和众多民间高手。  相似文献   
97.
日本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现代剧,经历了翻译剧、新国剧的阶段,最终创造了话剧这一近代的戏剧形态.在发展历程中,日本剧坛与文坛相对应,形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象征主义等多彩的局面.促进近代话剧运动的持续发展.战争期间,日本戏剧运动进入低谷期.战后五大剧团成为话剧重建的主要力量,并在不断摸索中前进.世纪之交,小剧场运动在商业化的大潮下,坚守艺术理想,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扬州剧场考     
剧场是戏剧演出和观看的场所,在历史上分布既广,称名亦异。扬州曾为戏剧发展的重镇,由于时代久远,其剧场遗迹,早已荡然无存,而史料记载,亦皆语焉不详。本文博稽群籍,钩沉见隐,就扬州剧场之名目、地点、结构、性能等多有论述,尤于有清一代,记述甚详。凡所胪列,大抵信实可征,可为治地方戏曲史之一助  相似文献   
99.
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暴露了人在认知上的天然局限性,也暴露了目前作为人文基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哲学缺陷,哲学研究的整体范式亟待突破。借用培根酌“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说,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高科技观上存在的根深蒂周的人类中心主义、“无意识”的主体形而上学、缺乏反思的流行观念、难以突破的旧哲学等。从某种程度上说,高科技领域是哲学创新的突破口,科学技术带来的前沿问题是人类思想更新换代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0.
作为景区与村寨叠合的民族旅游社区,民族文化处于一种持续的旅游情境与旅游化生存状态中.笔者将这种情况的民族文化保护称作旅游化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化保护,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说明旅游—生活空间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旅游化保护的空间格局,是民族旅游社区地方再造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