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张健 《天府新论》2004,23(2):26-2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有三个基本类型 :个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其中 ,前两类是一般市场经济中共有的 ,遵守等价交换原则 ;而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 ,直接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 ,遵守的是等量劳动交换原则  相似文献   
22.
论中国王权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王权归根结底是小农父权的放大和集中体现,因此,它不仅意味着一种统治权术,而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王权的基础,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是有限的,而且大抵是个常数.正是这个常数,不仅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独特的、一乱一治的社会周期性震荡模式,也由此形成了中国王权的特质,即:王权天授与以民为本辩证统一的统治思想;专制集权与孝治天下辩证统一的管理模式;伦理等差与均平权衡辩证统一的分配原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23.
构筑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既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还是一个"先验的结构”和范畴系统."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劳动--活劳动--剩余劳动”范畴序列的每一次限定,都导致"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范畴序列的升华和在思维行程中"具体的再现”.  相似文献   
24.
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品越 《学术界》2012,(1):45-55,284
本文以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确证,用物质之间通过内在联系而实现的"对象性存在"取代旧唯物主义的分离的事物的"自我存在",由此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此世界观反观于实践活动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它以"用生命生产生命"的社会劳动作为人与人最基本的内在联系过程,用剩余劳动的处理方式作为社会制度的主轴。用此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而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导致人类必须寻求处理剩余劳动的新制度,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此建立了以"物质生产实践与唯物辩证法——剩余劳动与社会关系结构——资本权力结构及其内在否定性——社会主义与人的解放"作为基本逻辑主线的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25.
资本的秘密在于剩余价值马克思之前就有学者探索过资本现象背后的"秘密"问题,斯密、李嘉图、约·威尔逊等经济学家就研究了地租、利润等这些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或转化形式,但他们从来没有把产品中这个无酬部分当作一个整体即"绝对形式"来研究过。马克思则肯定资本家是以商品交换规律作"根据"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商品质量上弄虚作假也是非正义的",把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看作一个理性社会。所以,马克思在前人经济学成果基础  相似文献   
26.
27.
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使资本增殖,取得剩余价值,其实质是资本占有剩余劳动剩余劳动为正数时,资本与劳动者的关系表现为资本占有剩余劳动,当剩余劳动为负数时资本与劳动者的关系发生逆转,形成劳动对资本的侵占,实质是劳动者占有资本。造成负剩余劳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也有体制原因,更与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搞清楚负剩余劳动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有助于找出杜绝负剩余劳动的方法,对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和劳动关系调整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着,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变迁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找一条能将所有社会形态串联起来的主线,那就是剩余劳动的处置.再说当代人的理财,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也在经历着一个在所难免的发展过程.那么同样是财富的积累,家庭与社会作为不同级别的人类活动构成单元是否有共通之处?笔者尝试将个人与社会在经济的范畴连接起来.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为现代人的理财找到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劳动力转移:当前农村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鸣 《决策探索》2002,(4):12-15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丰富的人力资源,既是农村发展的优势,又是发展的劣势.中央明确指出:"从长远看,不改变9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富裕不起来,农村现代化也实现不了."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在《185 7- 1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述了资本的文明作用 ,它表现为由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产生的剩余劳动 ,由交换的扩大而形成的世界市场 ,以及由缩短劳动时间而出现的自由时间 ,这些因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资本文明作用的理论 ,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特别是对于加快我国社会的发展 ,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