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5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管理学   2226篇
劳动科学   123篇
民族学   1358篇
人才学   550篇
人口学   51篇
丛书文集   5986篇
理论方法论   1156篇
综合类   12937篇
社会学   2356篇
统计学   257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609篇
  2015年   913篇
  2014年   1828篇
  2013年   1484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1967篇
  2010年   1783篇
  2009年   1844篇
  2008年   2368篇
  2007年   1664篇
  2006年   1375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1072篇
  2003年   964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孔见 《中华魂》2015,(3):62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历史学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通史,不仅以其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严谨而生动的语言,使之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开创了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司马迁开创了以记录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研究方法,他通过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类别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代表人物,这些人物的描述十分生动,丰富  相似文献   
32.
针对位于欧洲的波兰和位于亚洲的中国这两个特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被这两个农业国所接受;两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加以解释、理解、贯彻和应用;在近现代历史中两国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发挥其作为指导思想原则的作用;在遵从本国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转变其各自的思想和意识;两国间存在哪些异同;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经验中分别能够汲取哪些教训等等.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成功与失败的文化意义上.  相似文献   
33.
周怡顺 《生存》2020,(7):0114-0115
本文通过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课文主题进行升华、进行课外拓展的途径有效的促进传统文化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34.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的伟大构想与重要任务,这同样也是全党的共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实现自身优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需要,为了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融,解决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以及文化焦虑的实际问题,实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将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将合理化的路径作为载体,将超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35.
传统文化饱含历史的气韵和民族的记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高中政治课堂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基于传统文化的视域挖掘现代社会热点话题,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符合高中学生对时代信息的敏感和关注。本文分析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和热点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高中政治基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热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39.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南。大专院校应围绕培养人才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这三元职能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才能把实践“三个代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0.
燕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燕文化历史悠久,丰厚博深,以其慷慨悲歌、正道直行等著称于世,特别是慷慨悲歌,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燕文化的许多方面成为熔铸中华民族灵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