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9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乃圣  陈明 《东岳论丛》2002,23(1):11-13
“要素价值论”主张资本、土地等都是价值的源泉 ,这与事实不符 ,也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违背 ;西方庸俗经济学提出“要素价值论” ,是为了用它来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因而 ,不能用“要素价值论”来深化劳动价值论。深化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马克思的价值一元论 ;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正确认识 ,从而科学评价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及其创造价值问题 ;必须坚持理论的科学性与政策的功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2.
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但是,只有马克思建立了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成份,坚持劳动耗费决定价值的观点,把决定价值的劳动归结为社会必要劳动,纠正了古典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应当把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与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劳动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不对称性或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43.
社会劳动价值论是钱伯海教授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新见解”。其所提出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等观点需要澄清。对社会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的辨析: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为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何消失了,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相似文献   
44.
进一步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 ,是坚持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需要 ,是“新的实际”的需要。只有坚持并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一元论 ,准确扩展生产劳动概念 ,科学界定、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管理劳动、科技劳动等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5.
卢昌军 《江汉论坛》2007,3(8):69-73
本文通过对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上的思想的同异比较分析,指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是劳动价值论的坚持者、捍卫者和发展者,但在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具体深层次问题上,尤其在共产主义与劳动的关系这一涉及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问题上,恩格斯的观点明显不同于马克思的看法.实事求是地指出并分析恩格斯与马克思二人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上的思想分歧,不是制造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而是要从理论渊源上弄清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一些重大基本原理的准确内涵,解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更好地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6.
第三产业价值创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第三产业 (服务业 )价值创造问题 ,认为劳动价值理论与第三产业价值创造问题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已经注意到 19世纪下半叶第三产业的发展 ,并对相关产业进行了具体分析。他所得出的一般结论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价值创造问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联系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服务劳动的性质和服务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7.
张振华 《阴山学刊》2002,15(4):76-79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不能取代劳动价值论,也不能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立起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任务在于,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并为此提供相对应的价值理论,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实质就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纳入科学理论的视域来解读,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科学理论”的本来所属,客观而不夸张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公正而不回避地审视其自身的缺陷。只有如此,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能真正地把握其未来的走向。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主要表现在当人们对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众多现实问题进行解答时,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不仅有其理论自身的原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其时代发展的原因。创立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必然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9.
劳动价值论是近年来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理论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活劳动 (包括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 )创造价值。在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问题上 ,有生产要素价值论、知识技术价值论、服务劳动价值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50.
本文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的指导下 ,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探讨了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先进生产力代表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