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观的两种历史形态 ,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的 ,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一个经济过程 ,从而混淆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造成了发展中内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矛盾。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是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一种综合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既表现出在发展的内涵及其方式、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衡量指标、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区别 ,也呈现出在共时态上的依托性、在历时态上的相继性和重视经济发展的共同性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后期的科学背景下,恩格斯借助于当时科学理论的最新成就系统地勾画了"我们世界"的一幅幅画面.主要包括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画面、联系的和谐性和运动的发展性画面、运动不灭的画面、生命存在的画面、生命起源的画面、生命进化的画面和人的进化发展的画面,这些画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恩格斯的辩证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3.
从属种关系透视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属种关系的角度考察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我们发现 ,本质就是作为种的事物或现象的属 ,它作为一个系统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 ,形式本质 ,就是种的最高的类或属 ;第二 ,一般本质 ,即深藏于同类事物背后而又为该类事物的每一现实个体所不完全地表现和不断地趋近的那种性质 ;第三 ,特殊本质 ,它是作为种的事物的最低属 ,是最接近种的类的规定性。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统一体 ,把握这一点对于认识和改造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实质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冠军 《晋阳学刊》2001,3(3):37-4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质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对自然界存在“利用的极限和极限的增长”的矛盾 ,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整个过程。可持续发展在动态上是人类对自然界“利用的极限和极限的增长”的矛盾展开过程 ,而该矛盾是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矛盾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体现。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利用的极限与极限的增长之间的矛盾 ,必须处理好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关系 ;而且要大力推动社会发展 ,为其提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5.
刘冠军 《学术界》2008,4(3):14-24
从科学理性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然而它在当今科技时代却陷入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它难以直接地正面回答这一时代的现实问题.这一困境的产生,既有理论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技时代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对象域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精神生产领域特别是科技生产领域,将价值创造的主体从在企业现场进行劳动的"狭义的工人阶级"扩展到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义的工人阶级";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简化掉"和"抽象掉"的以复杂脑力付出为主的科技劳动因素凸现出来,并根据科技时代的基本特征重新加以整合,将其发展为与科技时代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因果关系系统转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指出:“自从‘一切事物的联系’、‘原因的链条’的观念产生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了。比较一下在人类思想史上人们是如何理解这些原因的,就会得出无可辩驳的确凿的认识论。”①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普遍形式之一,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人们...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性发展是近年来中外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矛盾及其对自然界利用的极限和极限的增长等问题略述管见。一、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及其根本矛盾自199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范畴之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中外理论界的不同学者由于各自背景知识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布伦特兰等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规定———“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几年学术界关于人的本质研究成果的考证分析,毋庸讳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理性的研究。在考察历代贤哲对理性探讨的基础上,从理性自身、理性对人的功能、理性与实践的关系、理性在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在人与自然之关系的作用等不同角度,论述了理性也是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指出了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理性力量的结果,并用人类“两次提升”原理说明之。因此,笔者的结论是,研讨人的本质不能忽视对人的理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所谓的精神劳动就是脑力劳动或智力劳动,其本质是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作为精神劳动的产物,也具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经济特征,而科学知识是精神产品的典型代表,并且日益表现为精神生产资料,故澄清对精神劳动、精神产品等概念的模糊认识和误解,是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理论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的三次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冠军 《文史哲》2006,1(6):146-15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转向”中向前发展的。从历史的维度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进程中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马克思从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到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肯定并超越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第二次是马克思从对工场手工业中劳动价值关系的考察,到对机器大工业中劳动价值关系的探索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萌发。第三次转向是从对“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物质生产领域”中劳动价值关系的考察,到对“科技与生产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①中科技劳动价值关系的研究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