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9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空想社会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在20世纪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初级社会主义制度在一批较为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封建王公贵族和法西斯主义分子也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号。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各色社会主义理论、各种社会主义运动、各样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起来,社会主义真所谓“其兴也勃焉”。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又可谓“其亡也忽焉”,或分崩离析,或改弦更张。于是福山宣称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布热津斯基扬言社会主义大失败,几乎一夜之间世界…  相似文献   
62.
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有人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甚至提出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文认为,知识对价值创造有巨大作用,但不能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主体。知识不能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3.
试论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是劳动价值论自身逻辑和体系问题 ,而是劳动价值论所研究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理论、分配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 ,劳动价值论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 ,必须科学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64.
何国长 《社科纵横》2002,17(6):26-27
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与认识 ,就是要强调科学技术、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通过对各生产要素的分析和研究 ,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者也是有产者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65.
66.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下,按照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可以建立一个既包括劳动市场又包括产品市场的双市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的秩序是:首先根据劳动价值论分别推导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模型,说明均衡的劳动力价值和均衡的产品价值的决定,然后把两个市场综合起来推导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一般均衡的劳动力价值和一般均衡的产品价值的决定,最后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一般均衡的变化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7.
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所有形式的商品经济是制造对马克思的迷信,两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都只能由供给和需求来说明,效用价值论弥补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不足,片面坚持劳动价值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不是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历史标准和实践标准,经屈先生僵化处理过的劳动价值论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屈先生要马克思把所有商品经济都作为自己研究与解剖的直接对象,是要马克思生前与生后的灵魂也参与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商品经济的研究工作。这种结合迷信鬼搞出来的价值理论根本不存在,但它却是屈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真发展与真创新。  相似文献   
6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工业化初期的资本主义英国进行批判分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甚至抵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应不拘泥于理论教条,而应当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社会主义财富论,这不会导致对整个马克思经济学的否定.  相似文献   
69.
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是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体现。它具有商品经济的共性和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特性。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种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归之于物化劳动,并以此作为分配的理论根据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