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教育目的往往是相互冲突的,而卢梭指出培养自然人和培养公民之间却是相互统一的,两者的契合点是人必然会远离自己的自然,这对我们当今教育中要倡导自然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模仿来自于人的自爱天性,对身处社会中的人而言不可避免。在文明社会中,自爱被激发为偏爱,这导致模仿的变异、人性和政治社会的愈加腐败。在一个"模仿的社会"中,榜样区别于大部分的模仿行为,它引导人们模仿善和关注政治共同体。卢梭通过分析传统社会中的榜样典型——苏格拉底、卡托、耶稣,并结合文明社会的现实可能,以自我书写的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的榜样典型,以达成引导和教化大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民主思想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经因功利主义思想的诞生和蔓延而受到抑制。康德为社会契约的道德原则提供了纯粹理性的论证,黑格尔对个人主义的批判则直接威胁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罗尔斯对社会契约理论和民主思想的重新修正,使其摒弃了超验主义色彩,呈现出程序性和工具性的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了社会契约理论和民主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和民主思想在美国和中国革命时期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社会契约论思想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沦为一种单纯的历史遗迹。  相似文献   
64.
卢梭与启蒙自由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虽然流传和影响极广,却是一句极为含糊的说法,迄今学界并未获得一致公认的识读。卢梭在《论科学和文艺》中的一段话有助于我们释读这句名言,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卢梭一生写作的主导意图。卢梭敏锐地看到启蒙智识人创构的"社会"概念的实质,指出了科学和文艺与启蒙精神所推重的商业精神的内在关联。卢梭针对封建君主、"开化的人民"和启蒙智识人的分别表述,表达了卢梭对启蒙运动的政治诉求的深刻质疑。  相似文献   
65.
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是一部长期被忽视的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卢梭表述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观,认为语言因表达情感而非表达思想才产生出来,并且语言和音乐、诗歌同源,而文字及语法的产生导致了语言的退化。卢梭的这个语言理论是他的浪漫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德里达对卢梭的这部著作做过一个著名的解读,以此来阐述他的解构主义方法,但是我们有理由来质疑他的解读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66.
在历史上,霍布斯把人的自然状态描述为战争状态,而洛克则将之描述为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和谐状态.但是对于这两位思想家来说,不管是在战争状态还是和谐状态,自然状态里的人都是完备的、社会化的,他们的自然状态都是为我们如何理解社会契约的必要性而准备的.相反,卢梭的自然状态向我们描述的虽然也是幸福的人,但是却与我们今天理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准确地说,还不是人,只是一个次人,是人性最简化的状态,这个状态根本不能直接使我们理解社会契约的必要性,而且也根本没有建立社会契约的可能性.卢梭的自然状态在其理论中的功能是双重的,既是一个起点,又是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67.
近代中国,依据《民约论》的译介,马君武传输了主权在民思想。其间,马君武与卢梭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透过文本发现,马君武关注的是主权在民说的发展脉络,而主权在民说的理论基础,即有关人的自然权利的演绎并没有涉及。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君武给予的是一种诠释性的解读,而非概念或学理上的分析。在马君武的话语体系中,主权在民的制度载体就是建立共和政体,实现期望已久的民主,民主与共和大而化之地混同在一起。  相似文献   
68.
自由是近代政治思想的中心概念之一,而近代以来的自由概念又是与共同体观念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认为,只有在自由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自由.卢梭的自由观是共同体主义的自由观,强调在平等的共同体中实现自由.但是,个人自由并非等同于自由的共同体.能够真正实现卢梭式的共同体自由和个人自由的高度统一的,从最好的意义上看,只能是直接民主制.尽管如此,卢梭对共同体自由的强调,不仅启发了康德和黑格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重新开启了一个共同体的哲学发挥作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69.
《江西社会科学》2013,(9):26-30
卢梭和海德格尔的民粹主义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他们都出身自中下层阶级,反对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并拒斥普遍性。卢梭与海德格尔的极端民粹主义还崇尚非理性主义和卡里斯玛型的政治模式。极右翼的民粹主义事实上是法西斯纳粹主义思想的一个来源,也是纳粹德国反犹政策的民粹主义根源。民粹主义还与宗教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0.
卢梭的伦理思想中,幸福观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卢梭认为幸福就在我们自身,它和知识无关,也与财富地位无关,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处境。人类最自由、幸福的生活是一种本性的生活,即自爱、怜悯和善的生活。只要按照人自身具有的这三种本性生活,就一定会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卢梭的幸福哲学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