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20世纪以来,历史主义的困境成了德国哲学研究的一项主题。为克服历史主义内在的困境,哲学家主要是从两条路径来思考的:胡塞尔等人诉诸超验的形上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历史性。历史主义和历史性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历史性作为本体论的原则,是作为克服历史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困境而提出来的。尤其是,历史性的解释学原则解决了历史主义面临的追求客观性的认识论困境。而历史性作为历史主义深思熟虑的一种形态,却不足以克服现代生活实践中的价值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困境。  相似文献   
22.
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当今历史现实有惊人的相似性。文艺复兴不仅是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 ,也表示中世纪传统观念的幻灭。但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中世纪文化之间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格格不入 ,而有着不可分离的时空相续理路相联的历史特征。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即是建立在包括中世纪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复兴”一词被大多数研究者当作一种历史的误解 ,其实却真正表现其强大活力的生命之源。文艺复兴的发展方向不是精英化 ,而是沿世俗化方向前进 ,这是文化发展的真正轨迹。最后通过对文艺复兴“阴暗面”的分析来折射现代文化危机的实质。鉴古知今 ,有所望焉。  相似文献   
23.
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最基本的特征是"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它把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重新推向了文学批评的前台,受解释学的直接影响,它把历史看成是多重阐释的结果,并用"文本性"消除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限.然而最终新历史主义却由"回到历史"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4.
《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故事新编》以愤世嫉俗的强烈讽喻性构成自己的美学力量。理想精神的解体、消亡与“小东西”们的鱼活伶俐 ,在作品中始终是相反相成的统一体 ,这是鲁迅关于中国古今社会史的独特发现和中心表达。其跨越时空、古今指涉的艺术意蕴 ,主要依赖于“杂文”意识的渗透 ,小说的作意和文体 ,在整体上都富于杂文意识。中国“五四”后的新历史小说在其发展进程中 ,从三四十年代的创作到“新历史主义”小说 ,与《故事新编》都有割舍不断的承传关系。它们也每每生发出可供借鉴的正反两方面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25.
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在卢卡奇的盛赞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她在继承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其总体性方法,并在运用它分析马克思学说和资本主义积累问题中得到发展,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研究路向的先锋。卢森堡总体性方法成为思考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的方法论来源。  相似文献   
26.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主义根基:遗忘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产生之日起,历史主义理论就一直为它内含的矛盾所困扰:既要对事物的相对性和暂时性给予肯定,又要为其寻求确定性根据。在历史主义的诸种类型中,只有与决定论相结合的历史主义,才能避免相对主义的困扰,合理地处理这一矛盾。黑格尔以思辨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历史观,只是虚假地克服了历史主义所必须面对的这一难题。马克思哲学既主张超越性的理想,又要在现实的历史中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寻找必然性根据,因此它在以历史性原则揭示人的自由的同时,又以科学认知为自由的实现安置了客观性和确定性的基座,构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主义。长期以来,由于遗忘了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历史主义根基,就出现了单纯从认知进路上和单纯从规范进路上解释马克思哲学的两种倾向。对于完整理解马克思哲学来说,重建它的历史主义根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麦金太尔将马克思"实践哲学"作为启蒙思想的直接继承者,而自身则沿袭着启蒙批判的历史传统,企图回到"个体目的论"与"生活目的论"相统一的古典实践哲学传统,这一理论路径根本不同于马克思从"生活世界"向"实践主体"生成的实践哲学.而二者截然不同的理论气质,可区分为后现代的历史主义的"道德理解"和(反)现代的"生存实践"存在.  相似文献   
28.
管理的社会责任问题,是谢尔登管理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立足于追问管理的终极目的和本性,谢尔登阐明了为什么工业管理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性与社会双重根源.工业企业是人们合作的复杂形式,工业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工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业的代表,它对共同体必须承担正确地服务于共同体的需要的责任,对进入工业中的人们,必须承担正确培养他们的精神、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的责任,同时,它还必须努力为人们提供较高的生活标准和最低限度的闲暇.谢尔登的上述思想,开拓了工业管理研究的社会整体优先的视野和历史主义方法,具有重要的历时性思想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中国的历史主义者都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是超越道德价值的 ,并将此观点归结为黑格尔的发明。但黑格尔却不是这样的历史主义者。在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看来 ,抽象地从道德观点来判断历史行为 ,或者将道德与政治完全分开来判断历史 ,都是片面的 ,都陷于一种恶的循环。作为普遍性 ,世界历史不作纯属私人的道德判断 ,但它决不是一个非道德系统。而中国的历史主义者将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作为对立的命题加以提出时 ,却是以进步主义的历史发展必然性观念为前提的。这种观念使他们不能不实际上相信历史会终结 ,不能不幻想彼岸的乌托邦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的天堂  相似文献   
30.
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列象是作为历史与文化的文学文本,而文化批评的理论平台却是文化、历史与文本的对话关系。针对当前学术界在历史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概念性纠缠和阐释性迷惘,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构想出发,对历史与文本、文化与文本、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对话关系分别展开探讨,指出新历史主义在泛文化形态的文学批评中提倡的是历史与文化在文本层次的对话,而在文化批评理念中实现的是历史阐释性回归和文化主体性重建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