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1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995篇
社会学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51.
父子关系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毕生探究的一大主题,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心目中理想的黑人父亲的渴求。此外,其作品中浓郁的宗教情结同样不容忽视。鲍德温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部作品——《向苍天呼吁》、《阿门角》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黑人父亲形象,而且这些父亲形象都可以从《圣经》以及鲍德温本人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从《圣经》原型的角度解读这些作品中的黑人父亲形象无疑对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很有助益。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写景抒情诗中归宿原型的深层挖掘,指出人的心灵世界中存在着一个心物一体的无意识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对古老的东方哲学命题“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文化意义作了具体的阐释。关键词##4归宿原型;;无意识;;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3.
借鉴原型批评理论,通过论证《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与《圣经》中耶稣受难情节的一致性,指出《圣经》中耶稣受难的形象就是"星期五"的原型。从而得出结论,鲁滨逊对"星期五"的同化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殖民现象。  相似文献   
54.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荣格的意识阈下的心理内容属无意识的定义,唯识学的第七识、第八识和种子,以及处于率尔心、寻求心状态的前六识,都属无意识范畴.荣格的无意识的心理内容与意识大都无关,无意识常成为非正常人格的根源;唯识学的意识就是种子的现行,而第七识与第八识中的二执种子,决定了众生的有漏性和凡夫性.两种理论差异的根源在于:荣格心理学是心理实在论,认为神话和宗教都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具有无意识的原型;唯识学则认为轮回和解脱都具有实在性,解脱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从唯识学立场看,荣格心理学的理论是假设性的,其原型和自性等范畴都属假设,并不成熟完备其治疗非正常人格的实用目标虽有相当价值,但其自性实现的超越性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5.
朱骅 《兰州学刊》2008,(8):194-196
赛珍珠作为一个伟大的跨文化作家,对西方的中国观曾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认为其作品的独到之处源于自觉运用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与社会功能,有人认为源于对普遍人性的把握。文章通过历史分析指出其作品的特点在于将西方知识话语中的“农业中国”原型与美国海外扩张的“新边疆”梦想相结合,麻醉了美国读者的时代伤痛,并在不自觉中迎合了海外殖民的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56.
自然美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精神意向与它所反映的审美态度的价值,它对人类是一种元价值的关系.这种元价值主要表现在为社会美或艺术美提供审美的原型、意象、归宿以及自由的精神.从逻辑上看,自然美的价值方式主要体现为一种审美态度和建构自由的调节性法则.  相似文献   
57.
嫦娥原型所蕴涵的文化精神,表征了女性对于生命自由的追求,对人与自然、人与人有机和谐关系的渴望,昭示着未来女性的成长之路:当代文学女性不仅回归了女神的文化精神,生命力得到了张扬,主体性得到了确认,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将走向和谐共荣的文化生存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58.
自然美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精神意向与它所反映的审美态度的价值,它对人类是一种元价值的关系。这种元价值主要表现在为社会美或艺术美提供审美的原型、意象、归宿以及自由的精神。从逻辑上看,自然美的价值方式主要体现为一种审美态度和建构自由的调节性法则。  相似文献   
59.
人格面具与道德认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种原型.人格面具有双重作用,是社会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基础,但是人格面具过分发达时,会压抑人格中的其它方面.人格面具的两种膨胀方式相应地在道德认同危机方面引起两种反应.人格整合与和谐为道德认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文章就孙武故里问题、孟姜女故事历史原型问题和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本源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惠民县说"是以唐乐安作为孙武的故里,"博兴县说"是以汉乐安作为孙武的故里,"广饶县说"则是以先秦齐乐安作为孙武故里的.孙武作为田氏贵族应是聚族而居于齐都临淄的,作为士人应是"群萃而州处"于临淄"士乡"的,无论如何是不会生长久居于"鄙"之"食采乐安"的.因而,临淄才是孙武的故里.杞梁妻哭夫作为孟姜女故事的生活原型,体现的是历史真实;而孟姜女故事作为杞梁妻哭夫的艺术演生,体现的是文化真实.只有将两个真实比对同步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深化、完善的目标.中国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春秋前中期的齐国,它是管仲为创立霸业而推行的"四民分业定居"社会改革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