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4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20世纪上半叶,瑞典社民党制定了三个计划经济政策的党纲。1920年党纲规定了国有化取向的计划经济政策,1932年党纲大幅度修改了1920年党纲的国有化的计划经济政策,实行私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政策,赢得了长期执政地位。1944年党纲系统阐述了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的理念,在社民党领导下建成福利国家。瑞典计划经济政策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福利国家不是资产阶级的恩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物质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陈剑 《决策探索》2014,(14):32-33
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得多,做了许多不该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许多应当做、应当管的事情又没有做好、管好,束缚了市场潜力和效率的发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需要进行自我改革,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减、放、管"。  相似文献   
13.
《领导科学》2021,(1):124-124
当前,政治生态具有鲜明的叠代性特征。一方面,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权力制衡得到加强,权责关系趋于平衡,民主和法治氛围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作风有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封建专制的领导观念、人治的领导方式、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权力运行模式等都还有顽固的影响,表现在领导权威问题上,就是把权力当权威、把职位当地位、把职能当资源、把管辖范围当领地、把下属当仆从、把任用干部当个人恩惠等,从而顾盼自雄、不可一世、颐指气使.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以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作为突破口,开启了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新方向。在改革的新阶段,政府改革的重要性凸显。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政府改革意味着削自己的权、割自己的肉,但我们仍然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城市》2014,(9):40-43
正一、站在历史的拐点(一)发展的轨迹历史上,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建国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大三线"建设,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商业金融功能弱化。1976年天津遭受唐山大地震的严重破坏,城市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经济开始复苏,但是当时国家沿海城市战略重心在深圳和浦东,而且在北京作为国家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光芒下,国家赋予天津的城市定位是"拥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开放型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和现  相似文献   
16.
17.
正近5年来,中国经济强劲增长30年后突然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像高台跳水,GDP从2007年的同比增长14.2%,一下跌到2012年的7.8%,增幅以平均每年1.28%的速度递减。根据李克强总理的目标,2013年GDP增幅要努力争取和保持7.5%。一、厘清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到底怎么了?对此,各种观点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多最权威的观点是:经济规律使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结果,罪魁祸首是"三驾马车"乏力,各种要素成本提高,房地产投资巅峰已过,人口红利到期等客  相似文献   
18.
张顺民 《城市》2009,(9):48-52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随着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开出让方式已成为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大量划拨土地仍然由原产权人继续使用,且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划拨土地采取转让、出租、抵押或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进行处置和经营,加上缺少统一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9.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领导文萃》2009,(4):126-130
回首1978年,那时的中国孤独地行走在世界边缘.长期的政治斗争让人对未来感到心灰意冷。开放之初,从领导者到普通百姓都显得有些茫然无助——外援无望,内资匮乏,僵硬的体制束缚了所有人的手脚。但其后30年,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一群不甘于自身命运的小人物把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经济社会转轨。民众为追求自身幸福涌人历史的洪流……  相似文献   
20.
张培刚  梅耀林 《城市》2007,(4):29-32
区域规划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国家和地区调控区域发展的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等级官僚管理体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并对我国区域规划研究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