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6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管理学   1179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167篇
人才学   189篇
人口学   61篇
丛书文集   2806篇
理论方法论   467篇
综合类   6776篇
社会学   563篇
统计学   54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839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50-256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传统观念,走出"汉语难学论"的误区;二是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突破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三是加强语言共时对比,避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林平在《反事实、控制变量和文本———对定性研究的反思》一文中指出,由于没有处理控制变量来解决反事实问题,以“诗性语言”和“个案研究方法”为特征的定性社会学研究存在着“根本性缺陷”。本文则认为,刘文对定性研究的批判意见一方面源于对某些关键概念的模糊界定,另一方面源于在特定的概念框架下所导致的循环论证。相对于定量研究来说,定性社会学研究并不具有较低的知识地位。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散文作家李娟以"非虚构"的姿态呈现出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活动,不仅完成了对该地区民俗文化的呈现,也在直面社会民生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和追问,表达了自身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将何去何从的焦虑和责任感。可以说,这种"非虚构"视角下的基于"田野调查"的在场性写作,在作品《羊道》系列散文中反映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鲁迅后期为什么会专心致力于杂文的创作呢?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非功利观点所致”,恰恰相反,正是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的知识的获取是从寻找规律开始。异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的获取是否也是从寻找规律开始呢?这需要首先搞清楚人文社会科学中是否存在规律。亨普耳作为逻辑实证主义的最后一人,主张人文社会科学中存在普遍规律。他提出将“覆盖律”运用于历史解释,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界大范围的争论。本文从亨普耳的“覆盖律”解释模型入手,以规律-规则-对规律的修正为线索,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美、加公共管理领域非学位教育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美、加高校在公共管理领域从业人员非学位教育方面的特色从培训计划、方法、师资和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其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是 2 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9.
修彩波 《东方论坛》2002,8(1):26-30
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唯物史观的传入与确立、具体的史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史学方法的更新三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非马克思主义史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们所倡导的进化史观、客观的治史态度、广泛的史料范围和严谨的治史方法在奠定我国现代史学发展的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反致制度存在的基础及其前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私法领域 ,反致制度是颇有争议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对于完善我国相关立法 ,加强国际法律直辖与合作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评价了反致存在的基础、运用反致导致的正面效果和存在的弊端 ,以及反致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在此评价的基础上 ,为我国国际私法采用反致理论及其使用反致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