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42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77篇
人才学   19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53篇
理论方法论   328篇
综合类   3776篇
社会学   466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人们常常以“食色性也”证明古人承认性爱之本能 ,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判断仅施惠于男性 ,恰恰是对女性实行压制的权威性话语 ,助成中国几千年宗法伦理制下男女的不平等。文章以古籍中的“色”指女人着手 ,分析两性所受之不同对待 ,说明女性无权“好色”及在两性关系上的被动甚至被占有的地位 ,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32.
魏一 《职业时空》2005,(9):56-57
苏东坡的文章著名、书法著名、食谱也很著名。  相似文献   
33.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初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较多地受西方修辞理论的影响。要提高修辞学的品位与社会功用,就必须继承中国修辞学传统,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重视中国古代修辞学学术传统,重新考虑修辞学的内容与体系、方法与方法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试图从蹴鞠的起源、功能极其兴衰来研究制约蹴鞠运动发展的规律,并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思潮演变的进程,从而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精华部分,剔除其违反客观规律的糟粕部分,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36.
本文简要地分析胡风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侧面:(1)创作过程论:主观与客观相生相克;(2)文学特征论,跨过逻辑公式的平面;(3)批评论:社会评价和美学的评价;(4)时弊论: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由此提炼其文艺观的基本特色,即由艺术的感悟体验升华到美学,哲学的理论高度,始终燃烧着诗人的激情和理论家的睿智。  相似文献   
37.
著名阿文版赞圣诗《伽绥达-布尔达》由13世纪的埃及诗人卜西里所作。清光绪年间,在马德新、马安礼师徒等人的努力下,将其译成中文,取名《天方诗经》。  相似文献   
38.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注重自学与讲习指导相结合;注重学术交流,提倡论辩争鸣;尊师爱生.水乳交融。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我国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关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经兴起了一个研究热潮 ,有不少论文发表 ,专著也有多种面世。这些成果揭示了中国传统代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 ,尤其是与西方代思维方式相对比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这对于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这些成果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或特点 ,就是从一种或几种哲学理论出发 ,对中国传统代思维方式进行比照和概括。一旦某种理论有了改变或被新的理论所取代 ,这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就将随之发生动摇。而且中西方文化自“哲学突破”以来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 ,犹如两棵大树 ,虽…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长于说理、富于哲理 ;以简驭繁、言简意赅 ;清朴自然、情真意切 ;音韵和谐 ,语调铿锵四个方面探讨了古代散文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