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95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2329篇
社会学   36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策  边勇 《理论界》2007,(6):225-226
中国古典诗人出色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以实情虚写,反笔见正,逆向设喻,乐景写哀,反客为主等手法,塑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意境,使得诗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42.
刘凤梧先生(晚年自号蕉窗老人)国学根基颇为深厚,勤于著述,诗词多有佳作.有的咏史怀古,有的托物言志,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忧患爱国之情.其作品对于新时期的诗歌创作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大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是佛法无边,而是老和尚巧妙设色的结果。这里的“色”,就是行文要有文采。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伴随话题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  相似文献   
44.
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先后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现代人力资本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本文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45.
由于古典诗词这一特殊鉴赏对象,使鉴赏者有时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解释。言之有理符合主题者肯定;背离文意不合语境者则须斟酌。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川端康成笔下的自然意象的考察,揭示“川端文学”敬爱自然的文化底蕴、渗透着生命悲哀 的哲学体悟,以及投射到具体作品当中的季节感、色彩感、空灵感,以及蕴涵其中的无常感、悲哀 感和虚无感,由此把握“川端文学”的古典情韵.  相似文献   
47.
毛泽东的文艺观是对马克思、列宁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认为文艺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阶级性,并为一定的政治和阶级服务;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就是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他在诗词创作中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文艺观,并以此实践了其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上的需要就多样化了,艺术上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势必出现纯粹娱乐性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很难以政治标准来评价其高下优劣。因此,毛泽东的文艺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8.
赵淑梅 《理论界》2005,(5):127-127
本文探讨了文献学的源流,分析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论述了两者相互交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9.
“诗界革命”是19世纪末为了革新诗歌而提出的重要口号,吸引诗坛不少人参与其中。但是,“诗界革命”的参与者们所创作的词,却很少受到这一口号的影响,他们似乎也并没有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词,因而使得当时已经成为抒情诗一种的词,没有像一直以来的趋势那样,力图与诗歌同步发展,而是有所疏离,甚至“缺席”。这一现象表明,即使表现全新的内容,词仍然大多沿用传统的语言要素,而这些要素,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已经具有一定的惯性,构成了特定的语码。由此看来,即使在词的诗化已经日渐成为趋势时,词坛上坚持诗词之别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词在总体诗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0.
我这些年与中国读者讨论中国现代诗歌的时候所遭遇的某种特殊的挫折感促成了这篇论文的写作。我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鲜明的印象是绝大部分中国读者无法建立起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尊重。即便是在诗人和诗歌批评者自己的圈子里,这种态度也非常普遍,甚至有些时候,这种态度似乎成为了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